五、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智能规划课程教学环节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环节,强调教师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创设生动、有效的学习情境,组织协作学习,开展研讨与交流,进行头脑风暴,教员解答疑惑与合理指导,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目前比较常用的基于建构主义设计的教学环节与方法主要有:框架式(ScaffoldingInstruction)、锚定式(AnchoredInstruction)、随机导入式(RandomAccessInstruction)[1,4]。结合智能规划课程的内容与特点,这里主要采取锚定式来设计教学环节,包括以下步骤:
(1)创设规划情境:从实践中给出案例,创设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向导、以任务为中心创设学习情境。
(2)确定规划问题:锚定式就是以问题为“锚”,抛出问题,始终以问题求解的线索启发学生思考探索。
(3)智能规划知识点学习:在给定的规划情境中,学生针对上一环节所“锚定”的问题,学习知识点,教师进行要点的讲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并给予指导帮助。
(4)协作学习与项目实践:通过研讨学习、头脑风暴、交流分享,不断加深对规划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形成规划问题解决的思维;并且在实践上,组成项目小组,分工协作开发实验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5)意义建构: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强化形成记忆“图式”,从理论与实践上达成学习目标,完成意义建构。
(6)效果评价:注重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上述各个环节的表现与收获,并在过程中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地提升学习效果。考核的形式多样化,包括笔试、实践项目、研讨交流、总结报告等。
以分层任务网络规划的教学为例,首先创设学习情境,给出明确的问题与任务,比如选取国际规划大赛中的标准测试问题——机器人漫游Rovers问题,Rovers描述了一个探索外太空环境的多机器人系统,需要执行土壤取样、拍照和数据传输等任务。问题规模为5个Rover,30个导航点,8台摄影机,4个目标。“采用分层任务网络规划方法,规划出Rovers漫游的行动计划,完成全部任务并优化效率”。这个生动的例子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而且还可以作为贯穿整个学习的案例,从建模分析、知识点讲解、研讨、到算法设计与实验。在该学习情境中,问题分析与解决的思路,与知识点展开的脉络相一致,随着知识脉络的推进而逐步讲解问题解决的线索。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紧紧抓住学生的思考方向,逐步形成智能规划思维方式,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同时完成知识方法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组建协作学习与实践小组,集体讨论,进行头脑风暴,激发灵感,相互协作,围绕同一个实践项目进行任务分工,比如定义领域知识、开发模型、设计算法、编程实现、实验测试等等,最终给出问题建模、算法、实验结果,给出了Rovers漫游的行动计划。
智能规划课程教学目前仍是智能技术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加强对智能规划课程教学的研究,建立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目标、教学框架、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智能规划教学的内涵与方式方法,为学生“弄潮”智能时代积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孙悦,卫小伟,史望聪.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3),81-82.
[3]MalikGhallab,DanaNau,PaoloTraverso,(姜云飞,杨强译).自动规划:理论和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姜丹,杨健,徐东.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新方法[J].软件工程师,2015,18(4),46-48.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