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新闻摄影教育融合与创新(2)

时间:2013-08-20 11:37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刘震 点击: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摄影教育的创新思考 教育的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要。媒介融合的背景,为新闻摄影教育提供了新的环境。传统的新闻摄影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今新闻传播业的需求,应从学科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摄影教育的创新思考
  教育的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要。媒介融合的背景,为新闻摄影教育提供了新的环境。传统的新闻摄影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今新闻传播业的需求,应从学科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变革。
  (一)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积极构建科学的新闻摄影学科体系。
  我国的新闻摄影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缓慢,至今仍没有系统完整的新闻摄影教育模式。长期以来,在学界与业界存在这样一种惯性思维:新闻摄影是一种技术性艺术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在教育部颁布的最新本科专业目录中,在一级学科的新闻传播学下设新闻学与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等几个专业方向,新闻摄影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因而,新闻摄影教育主要侧重摄影技术的传授,“新闻摄影无学”的现象长期存在。
  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只有构建完整科学的新闻摄影学科体系,才能更好地指导新闻摄影教育事业。这也是改进我国新闻摄影教育事业,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新闻摄影人才的治本之策。
  目前的媒介文化日益呈现为一种“读图”而非“读文字”的商业文化特征,图像传播在网络等其他融合媒介中广泛实行。因而有必要在新闻学与传播学一级学科下设立新闻摄影学专业,确立新闻摄影学的学科地位,在专业层次上,招收新闻摄影方向的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开展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及职业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其中在硕士生层次,加强视觉传播研究、影像传播研究;加强新闻摄影理论和思想史、新闻摄影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影像传播学、影像社会学等重大课题和学术前沿问题的研究,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在本科层次加重新闻摄影、影像传播技术、影像传播理论与实践等课程的比重;[4]在职业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层次,加强媒介摄影技能层面的融合教育,适应当前新闻工作实际。
  此外,鉴于目前我国没有一套完整的新闻摄影教材体系的现状,有必要广泛邀请国内外新闻摄影方面的知名学者、媒体界的优秀工作者及政府新闻机构主管负责人共同研讨,编写教学大纲并着手编撰一套适合不同层次新闻摄影教育需求的新闻摄影教材,以规范新闻摄影教育。
  (二)依据媒介融合的发展进行新闻摄影教育模式、教学内容的调整。
  在具体的新闻摄影教育实践上,我国高校新闻摄影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其一为摄影基础教育模式。受新闻摄影是摄影重要部分这一观念的影响,新闻摄影主要教授摄影器材、拍摄技术、构图用光、数字暗房技艺等。
  其二为摄影基础加新闻摄影理论模式。主要讲授摄影基础知识,再加上部分的新闻摄影理论,但两者缺乏深度的有机结合。
  其三为新闻摄影教育模式。将新闻理论同新闻摄影技术、技能有机结合,把新闻摄影采访、拍摄、冲洗制作、图片编辑的全过程融为一体,注重新闻摄影的观念贯穿始终。
  这几种模式各有所长,但第三种属于一种较为合适的模式。[5]媒介融合背景下,由于技术的发展导致新闻的采制方法、流程乃至媒体的运营模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学科体系建立的基础上,新闻摄影教育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式的重组,无疑第三种新闻摄影教育模式更适合融合媒介发展的需要。1.技术层面的融合教育。
  媒介融合产生了对复合型新闻摄影记者的需求,技术层面上的融合记者培养可以解决融合媒介的一时之需。
  就新闻摄影而言,传统的新闻摄影教育的重点是对镜头、构图、暗房后期等进行讲解和操作,强调拍出真实性、艺术性强的图片,是否需要采集声音和视频素材以及如何以流媒体进行传播等不是教学的重点。融合媒介要求新闻摄影人才不仅要拍出高质量的新闻图片,还必须掌握图片在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表现手段,需要采集静态图片之外的音频、视频以及必不可少的文字写作,同时还要配合编辑部门的整体报道格局,以便制作出不同媒介呈现形态的新闻摄影作品。
  目前,国内已经实行的一种媒介融合教育方式是在传统课程上整合新媒体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变化不大,在媒介融合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在已有的新闻摄影教学中融入各种数字融合技术的相关内容,如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图片处理技术、新闻摄影作品的传输与保存等。媒介融合时期,摄影教育不仅要加强数字图像文件的拍摄与处理能力,还需要借助技术设备的融合加强各种视频文件的采集处理能力,这也是加强技术层面的融合教育所要考虑的。
  2.新闻综合知识的融合教育。
  新闻摄影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要求的是一种包括技术在内的综合素质。[6]因而,虽然技术层面的融合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在融合媒体的初步适应能力与初次就业能力,但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其专业综合素质才能在媒介融合时期起到决定性作用。一名优秀的新闻摄影记者,除了掌握基本的融合媒体使用技能外,新闻综合知识的融合教育必不可少,应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世界范围内成功的摄影记者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甚至在某一领域具有很高的造诣和研究水平,如大卫·伯内特大学阶段的主修专业是政治,而塞巴斯蒂奥·萨尔加多在巴黎曾获得经济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伯内特的许多政治题材作品源于他对政治问题的敏感反应和良好的认识基础,而萨尔加多关于非洲灾难题材的成功表现也是完全建立在他对非洲经济、社会问题具有深刻见解的基础之上的。[7]
  新闻摄影教育不能目光短浅,必须立足长远,在分析、设计教学方案,培养学生技术操作能力、专业综合知识与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齐头并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新闻摄影人才。在进行技术技能教育的同时,一方面加大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内容,如外语、政治及文化基础学习等,另一方面增加交叉学科的相关内容,如美学、社会学、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3.新闻专业主义的融合教育。
  新闻摄影是由“新闻”和“摄影”两大要素构成,有的人把它叫做“摄影的新闻”,“用照片报道的新闻”……新闻摄影首先必须是新闻,摄影技术与技巧是手段,这是新闻摄影质的规定性。[8]
  读图时代的多媒体融合无疑会扩大摄影作品的需求量,受众的审美需求多元化也会增加摄影作品的多种差异化需求,进而可以为新闻摄影教育创造更多的人才实际需求。但是,大量图片和视频的拍摄需要不是新闻摄影教育孤立强调融合技术的教育就能够解决的,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与市场细分化对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体现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数字技术导致的图片易拍易得的时代,专业的新闻摄影作品无论以何种媒介融合的手段呈现出来,作为报道新闻的一种手段,摄影记者必须能够准确运用摄影摄像技巧表现典型的新闻事件,充分发掘新闻摄影图片的叙事功能,使用高超的图像语言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这就需要新闻摄影记者具有新闻敏感,能够准确地抓住新闻眼,捕捉到准确的新闻信息。
  从摄影记者到全能型新闻摄影记者的转换,除了正规系统的学校技能教育外,传播科技的不断发展需要工作期间终身教育的不断跟进,融合教育不可能解决所有技能教育的问题,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系统学习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针对新闻业界的现状,新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始终贯穿客观、真实、准确、公正、社会责任、专业操作的新闻专业思想,在传统的教育中加大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如新闻理论、中外新闻史、新闻实务、媒介社会学、新闻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准确地选择新闻事件,采取特定的新闻角度挖掘新闻素材,从而掌握新闻摄影采访的要点。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新闻摄影教育。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