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摄影教育的现状
目前,“媒介融合”已经从模糊的概念走向实践运用。变化的媒介环境对新闻摄影教育及新闻摄影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本来,我国的新闻摄影教育就远远滞后于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实际,因此,新闻摄影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媒介融合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新闻摄影作品的存在形态。如今,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早已让新闻摄影摆脱了单一的图片形态,新闻摄影也可以通过流媒体、视频截图等形态出现。[1]根据媒介融合的现实发展情况,新闻媒体急需补充将新闻摄影与流媒体等多种传播途径实现有效对接的人才,然而,这在以往的新闻摄影教育实践中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我国的某些大学已经逐渐在推广媒介融合的教育理念甚至付诸实践,如南京大学在国内建立了以媒介融合实验室为基础的媒介融合教育,但这毕竟是少数,新闻摄影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新闻摄影工作的需求。
而从另一角度来分析,媒介融合除了内容、渠道的融合外,还有管理层面的融合。媒介融合在某种层面上确实是以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为目标的,是媒介经济学提高媒介企业获取高利润的有效手段。为追求企业的低成本和高利润,新闻传播业呼唤一种能够熟练操作多种媒介工种的全能型的新闻摄影记者。所谓“全能型摄影记者”,是指熟练掌握多种媒介工种,运用多种摄影手段报道新闻活动的新闻工作者。全能型摄影记者采回的新闻素材既可供电视使用,又可为网络供稿,同时还能满足报纸截取单幅瞬间新闻照片之用。特殊的角色决定了他们的拍摄角度、知识结构和思想方法在专业上是综合的。[2]因而,这种既能降低人力成本,又能降低经济成本的全能型新闻摄影记者备受传媒业的关注与重视,新闻摄影教育要为融合媒介培养全能型的新闻摄影人才。而在传统的新闻教育实践中,长期存在着重技术轻人文的做法,片面强调新闻摄影的技术性、实用性与工具性。
我国新闻摄影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新闻工作需要,这已成为业界与学界的共识。从根本上来说,这显示我国新闻摄影教育发展滞后,新闻摄影教育一直游离于新闻摄影工作之外。也正如有学者所说,我国摄影教育起步晚,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相对其他学科尤显薄弱,表现出“四个同样落后”的局面: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同样落后;技术教育与智慧教育同样落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同样落后;新闻教育的内部环境与实践教育同样落后。[3]
新闻摄影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文化发展的语境,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处理好新闻摄影教育的诸多问题,亟待探讨。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