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冰蓄冷系统经济性分析(2)

时间:2013-08-19 14:51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王宽 点击:
该综合楼冰蓄冷系统选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流程等同蓄冰桶(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专利号:201220264131.7)作为蓄冰载体,蓄冰桶壁采用涂塑钢板制作,由聚氨酯发泡保温,具有强度高,保温性能好的特征。蓄冰桶
  该综合楼冰蓄冷系统选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流程等同蓄冰桶(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专利号:201220264131.7)作为蓄冰载体,蓄冰桶壁采用涂塑钢板制作,由聚氨酯发泡保温,具有强度高,保温性能好的特征。蓄冰桶内部装有多组小管径流程等同换热装置。该蓄冰桶的设计理念为通过大量采用低成本的小管径的管束,减少管束间的间距,在单位体积内最大限度增加换热面积,以较薄的冰层厚度获得与常规蓄冰方式相同的冰层体积,从而提高蓄冰桶的传热效率、制冰和融冰效率。这种蓄冰桶的优点包括:传热效率高、制冰速度快,蓄冰空间利用率高,场地适应性高,融冰速度快等。
 
  3系统设计和负荷分配
 
  3.1系统设计概述
 
  该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05831平方米,按绿色建筑1星标准进行设计。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687-2009的规定,本项目处于寒冷地区,应满足冬季保温(夏季隔热)要求。场地内地面建筑各朝向均逆时针偏地理朝向17.95°,体形系数满足规范小于0.4的规定。幕墙采用铝合金框配辐射率≦0.25Low-E无色间隔层12中空玻璃(在线,氩气)幕墙系统,玻璃反射比不大于0.3。
 
  使用能耗模拟软件对本工程空调运行能耗进行模拟,得出夏季空调系统设计峰值冷负荷为10100kW,夏季设计日总冷负荷为:101139kWh。制冷系统采用冰桶盘管内融冰蓄冷系统,制冷机组与蓄冰桶串连连接。系统设计供冷能力为10150kW。夏季设计日总蓄冰量即最大日蓄冰冷能力按设计日负荷的30%左右考虑,为8600RTH(30134kWh)。采用2台850RT的双工况离心机组供冷和制冰,另采用200RTH蓄冰桶43个。整个系统可按四种模式运行,即双工况主机制冰模式、双工况主机供冷模式、双工况主机与蓄冰槽联合供冷模式、蓄冰池融冰供冷模式。乙二醇溶液供回水温度3.5℃/11℃,可经板式换热器换热为空调末端系统提供7℃/12℃冷冻水。空调系统供冷每天运行时间为24小时,共运行150天。
 
  3.2控制策略设计
 
  冰蓄冷系统大部分时间是在部分负荷工况下运行,为了充分利用蓄冰桶和制冷机的供冷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系统运行电费,空调冷负荷在不同时段分别由制冷机和蓄冰桶承担。结合北京市的电价政策,双工况制冷机在夜间的电力低谷时段23:00-7:00进行蓄冰,具体控制策略如下: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