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3)

时间:2015-12-28 14:16来源:未知 作者:李裕瑞,王婧,刘彦随, 点击:
(2)在城乡转型发展新时期,推进四化协调及区域发展既需要顶层设计和共性制度的创新,还需要区域政策的创新。宜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以信息化为先导,优化工业发展格局,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更为宽松的体制与政

  (2)在城乡转型发展新时期,推进四化协调及区域发展既需要顶层设计和共性制度的创新,还需要区域政策的创新。宜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以信息化为先导,优化工业发展格局,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更为宽松的体制与政策环境;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扶持中心村镇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积极扩大内需,着力提高城镇投资效率;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财政投入与金融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向农村投资,通过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并且,应针对问题区域及其区域问题研制和创新区域政策,促进当前单一的、结构性的部门政策向整合的、综合性的区域政策转型。

  (3)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四化发展的区域格局、协同特征、影响因素及问题区域识别。然而,四化发展的内涵远比当前指标体系所能反映的更为丰富,受数据限制,尚难以对城镇化质量、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发展做出全面刻画,对资源型城市、旅游型城市、后工业化城市的评价也容易出现偏差,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动态研究也有待深入。本文的定量分析揭示了对农业农村的财政支持、金融支持和投资支持对于四化协调发展的积极意义,以及四化协调发展对缩小城乡差距、助推城乡发展的良好效应,但其作用机理、区域模式及多尺度特征值得进一步探讨。此外,本文的问题区域识别仍是初步的,适合当前我国国情的问题区域识别技术还亟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2]刘彦随,李裕瑞.中国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地理学报,

  [3]吴传钧.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同类型地区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4]陆大道,姚士谋,刘慧等.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城镇化进程及空间扩张.北京:商务印书馆,

  [5]刘彦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地理学报,

  [6]方创琳,鲍超,乔标等.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北京:科学出版社,

  [7]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经济研究,

  [8]樊杰,W.陶普曼.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经济分析及省际发展水平差异.地理学报,

  [9]谢康,肖静华,周先波等.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经济研究,

  [10]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北京:科学出版社,

  [11]方创琳,刘晓丽,蔺雪芹.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修正及规律性分析.干旱区地理,

  [12]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地理学报,

  [13]蒋和平,黄德林.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农业现代化研究,

  [14]李国平.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地域研究与开发,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