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改革校外实训模式:打造财会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模式(1)制订相应聘任规则、实习津贴返补企业、实习课酬核定方法等实施方案,以广西区内各地市为核心,组建财会系若干实训实习点;聘请当地人脉较为广泛的社会人员(我校校友为首选),担任实习指导教师,由其落实实习单位,在确保最低实训实习人数的前提下,核发相应课酬(须签订最低实习人数保障协议,人数不达标者,将不计发实习指导课酬)。 (2)全力联系各大企业(生产型企业)、会计协会、记帐公司或大型连锁超市,制定专业宣传册,充分介绍我系财会专业的优势、生源等,加强与其联系与接洽,采取不同方式,落实学生顶岗实习岗位。 (3)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尽可能与社会联营,建立一批协作单位,特别是与企业协作,也可以与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让学生有计划、分期分批去锻炼、实习。 (4)组织或鼓励专业老师开办财务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或会计记帐公司等,吸收部分学生参与其中经营管理活动,既解决学生人数多、实训实习场地缺乏的问题,又使教师和学生有更多锻炼的机会,拓宽了教师与学生实践的渠道。 (5)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单位特别是各会计师事务所优势,请其协助向各相关服务对象推荐财会学生实习和就业。 3、结论 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一书的评估指标中把职业能力训练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各院校“建立了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能满足培养目标对职业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高职财会专业教育若没有实训教学,其质量会值得怀疑。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职财会专业教育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的影响,实训教学的质量也是衡量财会专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事业单位对财会岗位的工作人员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能快速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胜任岗位工作。顺应这一教育理念,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必须要加强实践,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技能,尽可能缩短与就业岗位的距离,当然,最理想的是零距离。通过以上实训教学改革设想,基本上能实现高职会计教育理论到实践、知识到能力的立体转化,由静态实训转为动态实训,充分体现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的财会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会计实训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独立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高职院校向职业界输送的会计人才有很强的适应性,使其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找到理论与实务的结合点,并具有初步的组织、管理能力,从而满足社会用人需求。 参考文献 [1]陈丹,陈建松.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践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翟志华.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对策[J].财会月刊(综合), [3]胡玲敏,沈建国,张秀君等.强化高职财会实践性教学的探讨[J].嘉兴学院学报, [4]王高泽.分阶段实训培养财会学生动手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