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电影放映研究(2)

时间:2015-10-20 10:47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孙晖 点击:
在国家广电总局指导下,全国各地纷纷整合市、县国有电影公司资源,组建以院线制、股份制、公司制为标志的农村数字电影股份制院线公司,并成为农村电影放映的新经营主体。2008年底,中影集团成立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

  在国家广电总局指导下,全国各地纷纷整合市、县国有电影公司资源,组建以"院线制、股份制、公司制"为标志的农村数字电影股份制院线公司,并成为农村电影放映的新经营主体。2008年底,中影集团成立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公司,全国各地院线公司也开始向着投资主体多元化、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营新格局迈进,如由兰州金利文化娱乐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的甘肃飞天院线,探索了民营企业进人公共服务领域,推动企业和农村电影协同发展的共赢道路,创造了业界知名的"飞天模式"。又如宁波慈溪市电影公司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广场资源,把城区最大的公共文化场所虞波广场开辟为"露天电影"放映场地,主动与企业、商家合作,通过电影刊播广告和举办企业冠名电影节目等多种形式增加经济收人。
  (三)农村电影订购场次节节攀高,电影类型和题材更加丰富
  随着政府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院线公司经营活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版权方关注农村流动放映平台,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也加大了数字交易服务平台上影片的征集力度,片源得到大幅拓展,新老片源订购场次节节攀升。2014年底,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可供订购影片达3258部,同比新增659部,全年累计有261条院线(含公益和商业院线)定购影片,累计订购场次达928.6075场,再创历史新高,涨幅达1.92%。
  目前,全国农村电影影片主要分为公益影片和商业影片两大类,影片类型包括故事片、科教片、纪录片、美术片和戏曲片等,题材涉及战争、武侠、喜剧、戏曲、儿童、农村等。在2014年影片订购排行前20名的榜单(见表3)上,公益影片与商业影片平分秋色,既有《刘老庄八十二壮士》《焦裕禄》等题材多样的故事片,也有《现代农村生活环境治理》这样单片订购破十万的科教片;既有《笑功震武林》《不二神探》等在城市影院取得不错票房的商业片,也有《农家嫂子》(豫剧)、《三子争父》(豫剧)这种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戏曲片。此外,纪录片也逐渐发展成为院线订购的生力军。从近三年纪录片订购的数量和场次情况来看(见表4),2014年是纪录片在农村院线飞速发展的一年,就影片内容和制作来看,无论是蝉联数周订购冠军的大型纪录电影《永远的焦裕禄》,还是《乡村文明你我他》这样的院线自制纪录短片,均呈现出贴近当代农村实际,反映当代农民生活的特点。
  (四)农民科技素质及文化水平得到提高,电影文化消费观念有所培育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不仅包含了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还可以反映政治、经济、科学等意识形态内容,更是一项文化娱乐活动供大众消遣。多年来,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对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对文化和科技知识的传播,给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撑。例如,山东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根据农村新人新事拍摄的《小村大道》等数字故事影片,以及结合农民群众的农业科技需求拍摄的科教片《大棚养蚕新技术》《高效节水灌溉》等科教片都通过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网络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在弘扬文明新风、推广农业技术、带动农民群众致富等方面收效显著。由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共同拍摄,曾获科教电影类别华表奖的《家庭土地承包有靠山》,使农民群众更好地了解自己承包土地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在电影中学习到该如何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有效实施,一方面,电影进村人户,不断满足着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滋养并繁荣着农村文化;另一方面,电影中体现的城市文化对农村和农民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改变农民传统的消费方式,使他们在逐步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自觉地增加了对电影文化的消费。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城镇常住人口共7.4916亿人,城镇化率已达到54.77%。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主进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农村电影发展也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财政配套不足
  财政投人是农村电影公共服务的坚实基础。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财政已初步建立起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补贴保障机制,设立了专项经费,采取"养事不养人"、以购买公益版权、场次补贴和部分设备,向农村群众提供免费公益放映服务的方式,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全面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然而,中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东中西部、省区之间,以及南北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有的地区经济基础雄厚,对农村电影工作投人力度大,农村电影放映员具备较高的放映积极性。而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少甚至没有,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当地农村电影工作的发展。此外,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监管工作也因此受到影响。各地区在强化监管措施、落实资金到位、加强队伍管理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二)观影群体发生变化,多元需求难以满足
  进人新世纪以来,中国建设加快了城镇化的步伐,城镇人口逐年稳步提升(见图1)。2011年末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种趋势带来互相关联的三个问题,一是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已大量向城镇转移,造成农村人口(农村电影观众)总量持续减少,农村电影市场出现向城镇流动的趋势;二是农村人口中青壮年的流失,造成"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群体成为现在农村电影观众的主要群体;三是在城市的农民工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已有2.3亿农民工,其中80年代以后出生、年满16周岁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超过1亿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如何保障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如何让他们得到电影公共服务,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片源结构分布不均,放映模式缺乏灵活性
  一方面,电影片源虽在类型、题材上趋于丰富,但片源结构却呈现出较为单一的特点。从2014年上半年订购片分布及部数占比来看,上半年累计有2982部电影可被订购,其中故事片2374部,占比79%;科教片321部,占比10%;戏曲片73部,占比2%;纪录片40部,占比1%(见图2)。故事片占据了总订购数近八成以上,而和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受农村观众喜爱的戏曲片和纪录片在总量上却比例较低。与此同时,结合公益放映影片场次订购和商业影片场次订购总场次的情况来看(见表5、表6),片源结构单一的情况就更加明显。无论是公益影片还是商业影片,几乎全部是故事片。此外,从订购起始时间亦可看出,商业影片的片源情况较好,基本上都是2010年以后开始订购的较新的影片;但公益影片的片源较旧,2008年以前的影片(含2008年)占到榜单的一半,难以实现城镇化发展下农村观众与城市观众"同步首轮"观影的需求。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