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育治理现代化中政府能力陷阱的匡扶路径政府能力陷阱不仅难以适应新的教育治理环境,还为教育治理现代化过程无意识地制造障碍, 且政府自身的教育治理能力也得不到提升。通过对现代化教育治理进程中政府能力陷阱的内涵特征及其影响的研究与剖析得出, 政府能力陷阱的匡扶路径在于政府对权变型教育治理思维、有限型教育治理能力、学习型教育治理模式、创新型教育治理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首先, 权变型教育治理思维是攻破政府能力陷阱的必要条件。伴随教育治理环境的改变, 政府依旧贪恋传统教育治理的成功经验与方法, 而不审视具体的教育治理情境, 这是政府缺乏权变型教育治理思维的重要表现。“ 权变理论来源于系统理论,认为组织要受制于环境变化,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随机应变, 针对不同的条件寻求最合适的管理模式和方法。”[15]现代化教育治理与传统教育治理之间的重要差别就在于教育治理环境的变迁, 这意味着政府不得不思考当下具体的教育治理情境,转变教育治理思维。一方面,权变型教育治理思维要求政府在分析教育问题时, 必须关注教育治理环境的变化, 将教育治理思维与教育治理环境紧密联系,并随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另一方面, 权变型教育治理思维要求政府在教育治理实践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教育问题采用不同的应对方法, 实现教育治理思维的敏捷灵活与随机应变。教育治理思维是一种主观活动, 但对政府的教育治理实践具有不可或缺的导向作用,是攻破政府能力陷阱的必要条件。
其次, 有限型教育治理能力是攻破政府能力陷阱的重要前提。政府对自身所积累的教育治理经验与能力的过分依赖与盲目自信, 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全能型政府的膜拜与幻想。如政府以全知全能为行动前提,必然导致对教育公共事务的包揽,而事实上, 随着教育公共事务范围的扩大与复杂化程度的加深,政府所谓的教育治理实践往往会陷入困境。而有限型教育治理能力, 就是对政府参与教育治理有限理性的承认。第一,对政府教育治理全知全能的批判。政府没有绝对的能力来包揽教育公共事务,政府的精力、时间、对事物的认识受到多方面的约束,教育治理参与过程与结果总不可能实现完全理性。第二, 政府有限理性意味着对其他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治理的认可。政府在教育治理过程中同样需要其他治理主体的协助与合作,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政府与学校、社会组织都是平等的参与主体,尽管能力大小有别。第三,有限型教育治理能力同时也是对政府自身能力的反思。即政府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教育治理能力, 发现自身在参与教育治理中的缺陷与不足,并探索弥补或增强教育治理能力的策略与途径。
有限型教育治理能力既是攻破政府能力陷阱的重要前提,也是政府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第三, 学习型教育治理模式是攻破政府能力陷阱的重要保障。学习型教育治理模式是有限型教育治理能力的拓展与延伸, 既是对全能型政府的否定与批判,又是对有限型政府的承认与补充。它一方面要求政府快速适应变化的教育治理环境, 通过学习与认识使自身与教育治理环境相融合, 从而提升政府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治理经验, 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教育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具有普适性的技能与方法, 以对我国教育治理提供借鉴。不仅如此,学习型教育治理模式还要求政府在教育实践中学习, 即通过不断的实验和试错, 发现教育治理的规律以及自身在教育治理过程中的不足,从而为政府学习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学习型教育治理模式还强调对教育治理愿景的设想与规划,在教育治理愿景的规划设计下,通过学习将教育治理行动与教育治理愿景联系起来, 缩小教育治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学习型教育治理模式还有助于使政府始终处于教育治理的学习与实践探索之中,它既是适应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攻破政府能力陷阱的重要保障。
第四, 创新型教育治理方法是攻破政府能力陷阱的主要途径。创新型教育治理方法着眼于政府的教育治理创新,这既是政府解决新问题的主要手段,又是政府拓展教育治理能力的必要途径。创新型教育治理方法意味着政府在教育治理实践中不能因循守旧,而要敢于创新。一是观念创新,即政府要打破观念的局限,不要受传统保守观念的束缚,而要以一种开放的观念、新颖的视角看待问题,通过创新观念指导创新行动。二是行为创新,当教育治理环境发生改变,且教育治理问题复杂棘手时,必须通过教育治理行为创新,即应用新的教育治理方式、方法、手段等,应对教育治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创新型教育治理方法有利于防止政府陷入保守治理方法的“ 囹圄”,使政府在观念与行动上处于活跃状态, 从而成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 源头活水”,这也是破除政府能力陷阱的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周光礼.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4,( 9) .
[2]徐艳国.关于教育治理体系与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4,( 11) .
[3]瞿振元.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目标、价值与制度[J].中国高教研究,2014,( 12) .
[4]张建.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标准、困境及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4,( 9) .
[5]司林胜.企业e 化转型的“ 能力陷阱”[J].经济管理,2004,( 15) .
[6]Weiping Liu. Knowledge Exploitation, Knowledge Exploration, and Competency Trap[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6,13( 3) :144-161.
[7]吕力.能力陷阱、企业组织社会分层与企业成长———基于一个被双重调节的组织学习模型[J].现代财经,2014,( 9) .
[8]褚宏启.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J].教育研究,2014,( 10) .
[9]迟福林“. 十二五”时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突出矛盾与主要任务[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 2) .
[10]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中国教育改革前沿报告:浦东新区教育公共治理结构与服务体系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42.
[11]范逢春.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价值引领[N].中国教育报,2014-09-26.
[12]尹达.教育治理现代化: 理论依据、内涵特点及体系建构[J].重庆高教研究,2015,( 1) .
[13]王湛.教育治理现代化与教育家办学[N].人民教育,2014,( 14) .
[14]Michael Zürn, Benjamin Faude. On Fragment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Coordination[J].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2013,13( 3) , 121.
[15]陈寒松,张文玺.权变管理在管理理论中的地位及演进[J].山东社会科学,2010,( 9) .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