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分裂质筛查及认识干预研究

时间:2015-09-07 11:45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张媛等 点击: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和范围,制定合理认知行为干预方案。 方法 前瞻性选取省立同德医院精神科收治的108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患者组,同期选择患者一级亲属108例作为亲属组,另选择健康志愿者108例作为正常组,对比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和范围,制定合理认知行为干预方案。 方法 前瞻性选取省立同德医院精神科收治的108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患者组,同期选择患者一级亲属108例作为亲属组,另选择健康志愿者108例作为正常组,对比分析三组入选者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检测-共识版(MCCB)检测结果,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认知干预措施。 结果 MCCB10项分测检验中除言语流畅性外其余9项得分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亲属组和正常组除持续操作能力和言语流畅性外其余8项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亲属组和患者组在空间广度、符号编码、迷宫、持续操作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普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合理的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认知功能;认识干预 
  精神分裂症是我国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发病率约为0.5~1.0%,随着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压力日益增大,罹患精神分裂症患者越来越多,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多存在思维和行为等方面异常,常伴幻听、妄想等临床表现,情绪反应极为强烈,该疾病为一种慢性疾病,常导致患者逐渐脱离正常的生活,另外,社会各界对精神疾病患者存在偏见和歧视,家属羞耻感强烈,长期繁重的生活照料及监护给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国外专家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对经济负担较重,是最昂贵的精神疾病,不仅需要亲属照顾,还需要长期服用昂贵的药物进行维持。由于大多数照顾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为一级亲属,使得一级亲属的心理负担同样较为沉重,尤其是对患者一级亲属身心健康影响极为严重。也有研究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有明显的人格缺陷。且由于精神分裂症是遗传性疾病,众多学者和专家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精神障碍患者一级亲属的身心健康。近年来研究报道,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级亲属存在遗传易患性,其重要表现为认知障碍,极大程度影响其社会功能、阻碍康复,降低其生存质量,但尚无大量的证据证实,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故本文笔者系统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损伤程度,为制定针对性认知行为干预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省立同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笔者前瞻性选取精神病科于2013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患者组,同期选择入组患者未患病父母、同胞、子女108例作为亲属组;另同期招募社区健康志愿者、医院陪护人员、医院工作人员等108例作为正常组。纳入标准:①患者组成员均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年龄20~60岁,不限男女,③教育程度至少为小学;④无严重衰退或冲动兴奋、木僵等不合作表现;⑤尚未接受系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或者连续治疗时间未超过1个月;⑥未应用抗胆碱药、苯二氮卓类药物者。排除标准:①影响认识检测结果疾病;②脑外伤史;③一级亲属及正常组检测前服用抗胆碱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苯二氮卓类药等可能影响认知检测准确性药物;④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者;⑤一级亲属及正常组有精神疾病史一级家族遗传病史者。三组性别构成比、年龄、教育程度、受教育年限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检测方法 
  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测验师采用美国国立技术卫生研究院建立的标准化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检测-共识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5]从处理速度(连线测验、符号编码、语义流畅性)、注意/警觉(持续操作)、工作记忆(数字序列、空间广度)、言语学习和记忆(言语记忆)、视觉学习和记忆(视觉记忆)、推理与问题解决能力(迷宫测验)、社会认知(情绪管理)7个心理维度10项分测评估三组入选者的认知功能。所有分测均在原始分基础上转换为T分(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MCCB得分越高则提示认知功能越好。 
  1.3 统计学处理 
  将一般资料及测验数据均录入EXCEL2007建立资料库并导入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CCB10项分测检验中除言语流畅性外其余9项得分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亲属组和正常组除持续操作能力和言语流畅性外其余8项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和正常组10项分测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亲属组和患者组在空间广度、符号编码、迷宫、持续操作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精神疾病,在临床上被分为偏执型、紧张性、青春型、单纯型、残留型以及未分化型六种,多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其中包括思维、情感、认知、精神、行为等不协调。认知功能异常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出现的临床症状,若不及时控制,病情恶化后会导致出现精神衰退甚至精神残疾,影响患者一生。精神分裂症病因、病机复杂,目前尚未明确,但是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其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重性精神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研究证实,单纯药物治疗虽能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毒副作用亦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进而影响其生存质量。尤其是幻觉、妄想症状不能彻底根除,丧失社会功能进而影响日常生活,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发展具体原因,针对性制定药物及心理疗法,以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精神分裂症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性,临床统计资料显示,一级亲属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众多学者和专家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严重而持久的认知缺陷,一级亲属亦存在认知缺陷,但是对认知功能原因、性质、损害程度和范围仍存在众多争议。国内研究报道,由于我国社区服务不够健全,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数由一级亲属照顾,在照顾患者的同时不仅要同时照顾患者生理及心理方面,同时自身还要工作、生活等,不仅给一级亲属带来经济负担,也使一级亲属背负沉重的心理包袱。长久以此,多数出现心理疾病。有学者总结其原因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心理情况较差的原因可能是:①家属对精神疾病的知识掌握较少,日常注意事项等了解不够全面,照顾患者十分困难。②由于时刻需要对患者进行跟随照顾,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容易产生不良心理情绪。③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常受到歧视,容易被孤立,照顾者也同样缺乏群体活动,缺少交流,生活质量下降明显。④由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无法根治,只能使用药物尽可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长久服用药物加重家属的经济负担等。研究结果显示,多数患者一级亲属均出现不同程度认知功能受损,而认知受损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社会功能障碍。在国外一些报道中我们也发现,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起生活,而家庭的引导对患者病情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也间接使一级亲属受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故如何正确评测和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对临床治疗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国外学者研究中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患病率较正常人约高10%左右,且发病率终生高于正常人。这一研究也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是一个特殊群体,值得我们关注。
  本文结果提示,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存在明显的认知损害,主要表现于处理速度、注意/警觉、工作记忆、言语学习和记忆、视觉学习和记忆、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社会认知等多个方面,亲属组和正常组除持续操作能力和言语流畅性外其余8项得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其损害程度及范围均明显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正常组10项分测得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亲属组和患者组在空间广度、符号编码、迷宫、持续操作能力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本次研究尚未对一级亲属进行分层研究,认知损害在不同的亲属间是否存在差异尚不明确,不同性别间的差异亦尚不明确,另外,高发家系和单发家系间差异亦未研究,尚需进一步扩大试验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针对性制定认知干预提供更为完善的参考依据。 
  众多研究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核心症状为认知功能障碍,故认知行为干预疗法是目前众多心理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最有效且证据最为充分的方式。参照国外CBT治疗手册和国内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特点编制的CBT操作手册,针对患者的幻想、妄想、阴性症状以及情绪症状、药物依从性以及预防复发技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一般安排15次治疗,治疗时间为24周,前12周为治疗期,每周治疗1次,后12周为巩固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安排治疗时间,共治疗3次,每次治疗45~60 min,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同时给予患者及一级亲属心理治疗,无条件尊重、积极关注、真诚、支持、接纳、鼓励、解释指导、健康教育,另外还要给予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预防复发,改善一级亲属的认知障碍。记录声音日记以期制定彻底解决幻听,研究可替代性解释或者其他可行的方法缓解妄想所致的情绪困扰,避免患者及一级亲属的认知歪曲,发展合理应对减轻焦虑和抑郁,同时减轻患者对周围人或者环境的偏见和敌对态度,和亲朋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自身社会关系和环境状况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普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但程度和范围低于精神分裂症者,合理的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进而提高生存质量。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