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掌握用药剂量及稀释浓度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剂量及配伍后输液的浓度,都有其安全范围,临床医生有时因患者病情危重或主观地认为中药制剂ADR少,随意加大剂量,这会造成不良后果。蔡皓东[9]对双黄连粉针ADR报告分析结果表明,超剂量使用双黄连及超药物稀释浓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ADR,其中2例出现了严重ADR。
2.6 其它:给药之前,仔细观察配伍注射剂有无沉淀,颜色变化;注意不同配方和功效中药注射液的差别;注意加药顺序及放置时间;规范输液配制和操作,密切观察和护理。?3 结语
中药注射液品种不断上市,一些注射剂间的不良反应和配伍问题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和探讨越来越引起业界重视。因此,需要药学人员及时了解新动态,要求医护人员按药品说明书科学合理用药。并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临床医师、护师、药师三位一体密切协作,各尽其能,相互沟通,充分发挥专业和技能优势,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促使医疗质量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民,朱春梅,宋乙平.中药注射液对输液微粒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5):277~278?[2] 杨文昌,李素民,樊得厚,等.注射药物配伍实验方法研究概况[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8,18(5):225~226?[3] 仲昆,林杉,李海蜀,等.双黄连粉针与4种抗生素伍用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研究[J].中药学,1999,21(3):137~138?[4] 谢苯械.红花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的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6,6(7):550~551?[5] 孟永钦,朱增燕,周沛碾.穿琥宁注射液在输液中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7,13(1):21~23?[6] 张志伟.茵栀黄注射液在输液中的配伍变化[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15(10):454~455?[7] 王晓瑜,王宏敏,杜文民,等.中药静脉滴注引发不良反应的探析及防范[J].中国临床医学, 2005, 12(4): 732~733?[8] 吴洪文,吴 敏.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 11(5): 450~451?[9] 蔡皓东.双黄连粉针剂不良反应病例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1999, 1(1): 36~40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