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彻底止血和充分引流:扩张囊埋置腔隙面积大,渗血多,易出现血肿影响皮瓣成活。剥离时剥离层面应一致。头部扩张时置入帽状腱膜深层,面部及颈部置入浅筋膜层,躯干及四肢埋于深筋膜深层。创面用温盐水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对明显出血点应结扎止血或电凝止血,禁用或慎用肾上腺素,防止“反弹性”出血[5]。常规放置引流管引流皮下积血。引流管可用一次性输液头皮针制成,接负压吸引,保证引流通畅,术后2~3d拔除。
324扩张器放置和切口缝合:扩张囊放置时应注入生理盐水20~30ml,检查有无渗漏,并使扩张囊充分扩张、展平,防止形成折叠或成角。注射壶尽量采用内置,层次应浅,便于注水,同时位置应远离扩张囊,防止穿刺注水时误伤扩张囊而导致扩张囊不扩张手术失败。注射壶外置时应将注射导管露在皮下潜行后再外置。黄惠铭等[7]报道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注射壶和连接导管穿越需第二期手术切除的组织后从另一切口引出,既可避免注水时穿刺皮肤所引起的痛苦,排除了注射壶移位与扩张囊重叠或导管、注射壶造成局部皮肤坏死的可能,又降低了通过注射导管感染和扩张囊外露的发生率。分层缝合皮肤、皮下组织,防止切口裂开、扩张囊外露。本组2例出现扩张囊外露,均为外置注射壶。1例原因为注射壶外置引起感染导致皮肤破溃扩张囊脱出而脱出,另1例为切口瘢痕愈合,玩耍时张力过大导致切口裂开。在扩张囊脱出后应用抗生素盐水纱布填塞,加强无菌换药,早期手术转移皮瓣修复创面。
325注水扩张:一般术中可注入20~30ml,拆线前后即可注水扩张,每次注水量为额定量的10%~15%,每隔3~7d注水1次,扩张液为生理盐水或含有抗生素的等渗溶液。若注液后出现局部皮肤张力过大、颜色苍白、无充血反应且停止注液5min左右仍不能恢复时,应回抽扩张液减压[4,5]。
326合理设计皮瓣:遵循先形成皮瓣后处理缺损区的原则。根据缺损面积及形态设计皮瓣,调整皮瓣的长宽比例,通过旋转、推进、易位等方式将扩张皮瓣转移到缺损区,将皮肤扩张器周围纤维环“井”字形切开或部分剥除,使扩张后的皮肤软组织得到充分利用,修复创面[8]。若术中发现皮瓣面积不足,还可在皮瓣下再次置入扩张器继续扩张。
参考文献
1.盛志勇.整形与烧伤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34367
2.杨高红.57例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临床应用体会[J].广州医药,1996,27(4):6667
3.苑正太,陈明福,王标,等.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5,6(3):127128
4.董芸,占卫兵,仇旭兴.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应用中的并发症及其预防[J].现代实用医学,2004,16(7):420
5.姜笃银,徐明达,陈璧.完善扩张器操作常规防治手术并发症[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8,9(2):6466
6.宋慧锋,柴家科,陈敏亮,等.垂直微创切口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1):8687
7.黄惠铭,李伯达,林泽旭,等.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注射壶和连接导管外置法的改进[J].中国美容医学,2002,11(3):236237
8.朱毓琪,赵启明,潘勇,等.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J].皖南医学院学报,1995,14(1):19211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