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事业单位拨入项目款管理的建议 为了解决拨入项目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项目拨款的效用,事业单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可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基础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手段。事业单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拨入项目款资金的管理:第一,加强预算的编制。对项目款的预算编制,要采取科学的手段,确保预算编制和执行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预算编制突出项目重点。第二,保证预算执行。严格落实专款专用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会计法》、《预算法》中关于专用款项资金管理的制度,使对项目资金的管理步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对项目款的预算执行要分清缓急,有的放矢,同时要保证款项不得随意更改用途或挪用转移,严格按照国家的制度要求进行核算,提高财务收支的透明度。 2.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要加强对项目款的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并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首先,要推行整套项目管理体制,从项目立项到预算的全流程都进行科学严格的审查,提高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障项目资金使用充足、降本增效。其次,建立专项资金跟踪监管制度,通过日常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可以从全过程进行资金的统筹规划,对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等重点环节更要检查其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最后,完善会计核算制度。采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单位的实际,设立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规定对于项目在一定期限内未启动实施的,已拨入的资金必须上交;项目结余资金也应及时上交。 3.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事业单位拨入项目款的绩效管理,主要是指根据财政效率原理,对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从预算绩效目标设定、预算执行绩效跟踪,到项目完成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整个过程实施评价的管理机制。本着科学、全面、公正的原则,采用成本效益评价法、最低费用法、比率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评价。考核评价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分为定期考核和不定期的考核,不论是何时进行的考核,都要注重评价的反馈和公开,评价的结果有助于事业单位发现资金管理缺陷,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降低资金管理成本,也有助于上级部门优化资金配置,强化审查监督,提高拨入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公信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慧霞.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1). [2]金延宁.对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西部财会,2009(1). [3]秦丽芬.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完善[J].现代商业,2008(27).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