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红楼梦》中歇后语的语用功能解读(2)

时间:2015-07-21 09:29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张军梅 点击:
《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通无)。故宝钗提到的歇后语司马牛之叹后半部分为无兄无弟。这里,宝钗和黛玉做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宝钗想安慰黛玉,表示对她的同情,却又深知黛玉高

  《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通无”)’”。故宝钗提到的歇后语“司马牛之叹”后半部分为“无兄无弟”。这里,宝钗和黛玉做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宝钗想安慰黛玉,表示对她的同情,却又深知黛玉高傲自赏多愁善感的性格。若直接提到“无兄无弟”,必然严重伤害黛玉的自尊,导致交际的失败。而宝钗虽然有薛蟠这么一个哥哥,却不断地招惹出是非,有兄亦如无兄,因此,宝钗先采用了语用移情的策略,使黛玉明白两人拥有共同的立场,再借助歇后语作为语用缓和策略,劝黛玉不必作“司马牛之叹”,省却了后半部分“无兄无弟”,不把话说满,给黛玉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至此,歇后语作为语用缓和策略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见,《红楼梦》中歇后语这一语用缓和策略是人际与交际的最佳平衡点,它对面子威胁程度进行了有意识的调控,构建并维护了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
  3.语境关联功能
  语境是指在语言选择过程中影响话语处理的一切因素,包括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因素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物理世界。作为语境的焦点,交际双方在话语的产出和话语的解释起着不可分离的作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交际双方的社会角色而不是生活中的具体人物。《红楼梦》中歇后语运用取得了极佳的表达效果,原因之一就在于在语言选择过程中集认知、社会、文化等因素为一身,不断顺应交际双方的社会世界,加强了语境关联。例如:
  (4)因此刘姥姥看不过,乃劝道:“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咱们村庄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红楼梦》第六回)
  例(4)中,刘姥姥是一个生活经验丰富却只字不识的实诚农妇,她所使用的歇后语顺应了她的文化背景和性格。作为贾府的穷亲戚,身处底层,处境艰难,她对民间歇后语使用得得心应手,“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虽然言语粗鄙,却趣味横生,自然朴实,浓烈的乡野气息扑面而来。从以上分析可看出,《红楼梦》中歇后语的使用贴合人物的社会语境,在加强语境关联性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顺应语境的语言选择形式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使得作品带上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推动了交际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作为一种语言选择,歇后语在言语交际中明显地体现了对语境极富意识的顺应。尽管前人对歇后语进行了诸多研究,但针对歇后语的语用功能所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通过对《红楼梦》中歇后语在交际中的具体运用分析,可发现《红楼梦》中的歇后语用得流畅生动,切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是人物在不同语境下充分发挥歇后语语用功能有意识地进行顺应的结果。
  参考文献:
  [1]Brown,P.&Levinson,S.(1987).Politeness:Someuniversalsinlanguageusage.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2]Verschueren,J.(2000).Understandingpragmatics.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4]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5]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张聪义.从语言顺应论角度看歇后语的语用效果[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9(4).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