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2国内外激励理论对我国高校博士生创新激励的启示2.1需求是激励的起点和基础,高校应以博士生创新需求作为实施创新激励的切入点激励理论认为,人的一切有目的的行为总是离不开一定的需求。当人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将形成寻求满足这种需求的动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习动机有助于促进学习行为,提高教学效果J。激励的目的,就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人的需求是趋使人从事工作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初始的启动器。因此,激励必须以人的需求为基点。也就是说,只有了解和把握人的需求,进而满足和发展人们的需求,才能够达到激励的目的。因此,博士生的创新需求是高校实施博士生创新激励的起点和基础。高校需要结合我国博士生的身份定位、成长经历和学习研究的特点,理性分析和客观把握博士生的创新需求。 2.2博士生创新需求的层次和内容存在多样化,高校宜采取分层、分类的激励方式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博士生有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根据ERG理论,博士生也有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而且生存需要和成长需要更强烈。根据麦克利兰的研究,博士生还有对成就和友谊的需求,对学术权力具有较浓厚的兴趣,激发其成就欲望能有效调动其创新的积极性。根据双因素理论,应注重从研究工作本身来激励博士生,在改善研究条件和环境的同时,更应让他们从研究中产生成就感、责任感以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其次,从我国博士生现实生活的收人情况来看,工资及研究报酬和奖金等物质收入还是重要的激励因素,可采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运用。根据Y理论,博士生创新激励不宜采取严格的控制与强制方式,而应积极创造一个能多方面满足其研究创新的环境。可见,高校博士生既有低层次的基本生活保障等生理需求和毕业就业的安全需求,又有归属、友谊等社会需求,还有被社会认可的尊重需求和取得个人发展和成就的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不同内容、层次的需求应采用分层、分类的激励方式。只有这样,激励才有针对性,才能充分调动博士生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处于最佳研究状态。 2.3综合运用多种激励理论,建立基于博士生创新内在需求的创新激励机制和实施策略基于博士生创新内在需求的激励就是指高校结合博士生创新的内在需求,在充分关注和引导博士生需求的基础上,理性分析博士生创新的内在需求,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法,合理满足博士生创新的内在需求,最大限度地持续激发博士生研究的创新动机,促使他们西北医学教育2012年4月第20卷第2期电话:029—82657860E-mail:xbyj@mail.xjtu.edu.cn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最大发挥,从而推动其创造力发展、创新行为乃至创新成果产生的过程。然而,我国高校传统体制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和机制过多强调高校发展和管理的需求,带有较强管理层的主观臆断色彩,缺乏对博士生创新需求的理性认识和分析,在教育实践中更没有好的激励模式来强化博士生的创新需求,针对性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博士生创新激励的有效性。因此,高校需要综合运用国内外多种激励理论所蕴含的激励理念和思想,积极开展博士生创新内在需求的现实分析和创新驱动因素研究,建立一套促进研究生创新的激励机制、体系和实践策略,以激发其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创新性成果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P·罗宾斯,孙健敏,李原译.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美]亚历山大希亚姆.激励员工——鼓舞士气之道[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3]王承先.企业员工激励技术[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4]周妙群.管理心理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5]卢盛忠.管理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芦王英,刘晓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