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
作为教育中的的舞蹈专业,通过课程实施,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音乐课程中的曲式和作品分析新方法,新思路培养学生的初步进行作品分析的能力。音乐知识,在课堂上更多的是书面理性的知识,而在舞蹈训练中,它是一种具体的时间和运用的。使学生更多理解和领悟。在节奏中出现的模式是通过教师不断的启发引导及音乐的配合作用。并能认识到不同节奏的音乐有不同的动作性质,每一个动作都与音乐,节奏息息相关。他们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
众所周知,舞蹈是动作的艺术,音乐是音响的艺术,也是视觉艺术。舞蹈从肢体去抒发同人类的情感,音乐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音乐使人通过听来感受其中蕴含意境与情感。
(三)对学生进行节奏感的训练
音乐的和声具有立体性和时间性的特点。在舞蹈作品中,动作的交织,舞台调度的交织成为塑造舞蹈形象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起到了烘托形象,补充形象,对比形象的作用。
在舞蹈教学中,舞蹈离不开音乐,节奏感的训练也是舞蹈训练当中的一部分。它不是游离于人体之外的,也不是陪衬人体运动的手段。它应该是人内心节奏的外部表现。舞蹈是由音乐的节奏而煽动,它可以贯穿到整个舞蹈当中,也使舞蹈作品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我们在舞蹈课堂中所出现的动作合不上节奏的现象,有的是由于老师对学生培养的音乐节奏不足而出现的疏忽;有的也往往是学生对舞蹈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所致。无论是哪种情形,不尊重音乐节奏的规律,或为迁就学生而割破音乐的延续性,对舞蹈作品或是学生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在舞蹈教学中,通过舞蹈训练加强节奏感是非常必要的。在舞蹈训练中,将音乐科学地、恰当地、合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呈现出和谐、至真、至善的舞蹈。没有节奏感、没有韵律感的行为动作不能称之为舞蹈,舞蹈离不开音乐,失去音乐美的特征,舞蹈也就失去了它的光彩。
总之,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而无声,一个有声不形,它们是相互合作的,相互依存,共同开创着舞蹈艺术事业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孙延泽.浅谈音乐在舞蹈训练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博览,2009(12).
[2]王肖静.浅议音乐节奏对舞蹈训练课的重要性[J].学周刊C 版,2010(12).
[3]张教华.浅谈音乐在舞蹈训练中的作用[J].音乐天地,2010(9).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