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试论掀开“风月”的面纱(2)

时间:2015-07-14 09:45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核心期刊网 点击:
和所有女子一样,赵盼儿也想结婚成家过正常人的生活,但是,沉沦妓院的现实处境无情地粉碎了她生活的梦想,长期的卖笑生涯历练了她惊人的观察力,她明白自己的处境,这种明白透露着她的绝望。第一,她对正常家庭妇

  和所有女子一样,赵盼儿也想结婚成家过正常人的生活,但是,沉沦妓院的现实处境无情地粉碎了她生活的梦想,长期的卖笑生涯历练了她惊人的观察力,她明白自己的处境,这种明白透露着她的绝望。第一,她对正常家庭妇女的境遇感到绝望,“待装一个老实,学三从四德”,没有自尊,没有自由。第二,她对男人的绝望。她从周围男子的虚伪冷酷中感受到无形的巨大压力,“那做丈夫的,做不的子弟;做子弟的,做不的丈夫”。第三,对自身命运的绝望,妓女的命运无法改变,“县君的则是县君,妓人的则是妓人”。为了生存,她只能选择妓院,在被蹂躏中麻木苟活。出手相救宋引章就是拯救自己,赵盼儿以“风月”的手段救宋引章出了“虎口”,大团圆结局的确暂时宽慰了观众悲伤的心理,但是,当赵盼儿们回归“狼窝”之后,命运会有所改变吗?
  第三,“软实力”的欺凌
  《玉镜台》写了一场婚姻骗局,施骗的主角是学士官人温峤,年纪老大,学问颇高,身份地位显着,人生经验丰富,他凭着这些“软”“硬”实力,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婚姻骗局。温峤以先生的身份出现在刘倩英面前,他一见年轻貌美的倩英,立刻色相毕露,暗中观察,串通刘母,瞒婚骗婚。当真相大白时,倩英大骂,他低眉顺眼,温言分辩;倩英泼酒,他不愠不怒,下跪相求,一副无赖嘴脸。温峤不愧是高官学士,行骗高明,懂得“攻心为上”,他要让倩英心服口服,又巧设“水墨宴”,在宴席上卖弄诗才,以己之长,克己之短。刘倩英不是趋慕荣利之辈,她性格单纯,人生经验不足,尽管她有强烈的抗争行动,因双方“软实力”相差悬殊,刘倩英的反抗总是在“明处”,一举一动全在对方视线之内,温峤在“暗处”,从容出招,招招见效。刘倩英的屈服,不是败在金钱门第、权豪势要等“硬实力”上,而是输在人生经验和心理机制等“软实力”上,就这样,刘倩英就像羔羊一样被温峤一步步牵到待宰的祭台上,尽管她也反抗、挣扎,但这就如同一个石子扔向深潭,涟漪之后,终归寂静。
  第四,心灵的防范
  《金线池》写的是妓女“从良”的故事,主线是妓女杜蕊娘与秀才韩辅臣的感情纠葛。这出戏是一个写情的戏,它的“情”不是“卿卿我我、海誓山盟”的俗套,而是表面不理不睬,铁石心肠,内心忐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的矛盾心理,由此折射出妓女在从良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貌似无情的外表下有一颗脆弱的心。
  杜蕊娘的矛盾心理通过“误会”表现出来。三十岁的杜蕊娘和韩辅臣两情相悦,杜母从中阻止,韩辅臣苦恼又无奈,“一去半月不来家”,杜蕊娘认定韩辅臣沾上别处“花草”,于是,闭门不见。不管韩辅臣怎样哀求,决然不予理睬。老实的韩辅臣束手无策,只好求助于官员朋友石好问的帮助,金线池设宴,杜蕊娘大骂韩辅臣。
  原本很简单的误会,为什么在杜蕊娘心中形成那么顽固的心结,致使她对韩辅臣几近残酷的折磨呢?杜蕊娘外表强势,心灵却极其脆弱,脆弱的心灵在承受巨大压力的时候,其表现自然不是常态,自卑心理与乖张行为是其主要特征。她的自卑源于当时的社会对妓女的看法,“全凭着五个字迭办金银,恶、劣、乖、毒、狠”,为赚钱不择手段,毫无人情。尽管这是不实之词,但谁又明白妓女的真实处境呢?谁又能体察她们未泯的良知呢?她的乖张则是对男人的仇恨。“投奔我的,都是矜爷害娘、冻妻恶子、折屋卖田”之流,谁才是可以寄托终身的人呢?因此,她不得不时时防范。如果说赵盼儿承受的多是现实的压力,那么,杜蕊娘则忍受着心理的煎熬,杜蕊娘从良的过程更多的是战胜自己的过程,所以显得异常艰难。
  三、“风月”的审美价值
  关剧中诸多对“风情”的描写,说明关汉卿非常注意妇女问题,尤其是身处底层的妓女的问题。妇女问题就是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他以妇女问题为突破口,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这个千疮百孔的社会。因此,他“风月”剧的审美价值在于揭露了兽性世界的丑恶,张扬了人性的光辉。
  我们知道,元代时蒙古族入主中原,他们为加强自己的统治,实行种族歧视政策,妇女则处于底层的深渊。如不幸沦陷风尘,更是奴婢不如。《元典章》明文规定,杀死妓女可以不偿命;妓女不准从良;妓女怀孕,“或未生堕其胎,或已生残其命”。(《元史》卷一百五)她们如侥幸活下来,也要注册乐籍,继续沉沦烟花火海。关汉卿不愧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他以犀利深刻之笔解剖社会,揭露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欺凌与迫害,卖淫制度的蹂躏,权豪势要的欺凌,显示了她们极其艰难的生存状态,不仅如此,关汉卿进一步揭示了女性重压下的心理危机,理学思想的禁锢,社会习俗的贱识等。关汉卿对女性的描写不是客观冷静的描写,而是充满感情的描写,他感受她们痛苦,赞扬她们斗争的勇气。透过“风月”的面纱,我们看见女性晶莹的泪花。
  关汉卿肯定人的尊严,表现人的力量,追求人的平等,这些核心价值通过笔下女性强烈的反抗精神体现出来,尽管这些女性地位卑微,但她们对自身所处的恶劣环境毫不示弱,奋身自救。不仅如此,这些被贱识的女性,在极其艰难的斗争中,总那么坚定乐观,潇洒率意,那么个性飞扬,风情万种。这些人物的出现,不仅填补了戏剧人物的空白,而且充分证明了关
  汉卿首次在戏剧中表现对底层女性的尊重与赏识,他为那个时代的妇女开拓了一个家庭以外的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她们嬉笑怒骂、自由驰骋,这正是关汉卿的伟大之处,透过“风月”的面纱,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芒。
  参考文献:
  马欣来校注.关汉卿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王学奇等校注.关汉卿全集校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黄克.关汉卿戏剧人物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