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和数据加密(2)

时间:2015-07-14 09:26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李康 点击:
3.3病毒的清除 使用windows自带的任务管理器或第三方的进程管理工具,中止病毒进程或服务,根据病毒修改的具体情况,删除或还原相应的注册表项,检Win.ini配置文件的[windows]节中的项和System.ini配置文件的[boot]

  3.3病毒的清除
  使用windows自带的任务管理器或第三方的进程管理工具,中止病毒进程或服务,根据病毒修改的具体情况,删除或还原相应的注册表项,检Win.ini配置文件的[windows]节中的项和System.ini配置文件的[boot]节中的项,删除病毒相关的部分。常用的工具有:系统诊断(SIC,HijackThis)、分析进程(ProcessExplorer)、分析网络连接(TCPView)、监视注册表(Regmon,InstallRite)、监视文件系统(Filemon,InstallRite)。
  3.4杀毒软件的选择
  一般的杀毒软件具有预防、检测、消除、免疫和破坏控制的功能,选择杀毒软件时应考虑软件的高侦测率、误报率、漏报率、操作管理和隔离政策等几个关键因素。
  4计算机数据加密技术
  4.1计算机数据加密的概述
  密的敏感消息变换成为难以读懂的乱码字符,使窃听者不可能由其截获的乱码中得到任何有意义的信息,同时使窃听者不可能伪造任何乱码型的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提高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机密信息的泄露和信息源的真实性的认证,以及验证接收数据的完整性,防止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或破坏,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来保护机密数据不被窃取或篡改。
  4.2计算机加密的分类
  目前对网络数据加密主要有链路加密、节点对节点加密和端对端加密3种实现方式。
  (1)链路加密。链路加密又称在线加密,它是对在两个网络节点间的某一条通信链路实施加密,是目前网络安全系统中主要采用的方式。
  (2)节点对节点加密。节点对节点加密是在中间节点里装有用于加密和解密的保护装置,由这个装置来完成一个密钥向另一个密钥的交换,提高网络数据的安全性。
  (3)端对端加密。端对端加密又称脱线加密或包加密,它允许数据在从源节点被加密后,到终点的传输过程中始终以密文形式存在,消息在到达终点之前不进行解密,只有消息到达目的节点后才被解密。因为消息在整个传输过程中均受到保护,所以即使有节点被损坏也不会使消息泄露。身份认证技术:通过身份认证可以验证消息的收发者是否持有身份认证符,同时验证消息的完整性,并对消息的序号性和时间性进行认证,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对信息系统进行主动攻击。
  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是信息收发者使用公开密钥算法技术,产生别人无法伪造的一段数字串。发送者使用自己的私有密钥加密后将数据传送给接受者,接受者需要使用发送者的公钥解开数据,可以确定消息来自谁,同时是对发送者发送信息的真实性的一个证明。数字签名具有可验证、防抵赖、防假冒、防篡改、防伪造的特点,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
  5小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传播途径和危害,并提出了有效策略,同时简单介绍了数据加密技术。为减小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带来的威胁和破坏,确保信息的安全,应培养使用者的病毒预防意识,总结利用各种防毒手段,杜绝病毒的入侵。
  参考文献
  [1]李亚芳.浅谈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防治措
  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9(04).
  [2]陈卫民.多网合一的高校数字化校
  园网络及其安全性研究[D].湖南大
  学,2012(12).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