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科室,接诊的多为急、危、重患者,部分患者或其家属就诊时急躁、冲动,容易产生医患矛盾,患者就诊时首先接触的是护士,整个治疗过程也始终离不开护士的护理和交流,所以说急诊护士是与患者联络的纽带,是医院的窗口,甚为重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不仅应关注病人的病情,更应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既能直接反应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又能影响整个社会人群的健康水平,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说急诊护士的爱心如何奉献于病人的重要性也就日益突出。作为急诊护士, 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从而为创建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 和谐护患关系;急诊护士;护理能力在急诊科工作十年有余,作为急诊室医护人员的其中一员,对急诊室的护理工作的特性感受极为深刻。该科室的工作特点就是一个“急”字,就诊的重危患者大多是发病快、时间紧迫、病种复杂,需要在短时间内分秒必争、全力以赴地给予及时地抢救与处理,稍有延误就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在迅速组织抢救的同时,需进行有效地沟通,履行告知义务,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否则极易发生纠纷,现将本科为避免护患纠纷而采取的具体措施介绍如下。 1必备的法律意识每位护士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律和风险意识,定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在护理工作中,必须认真执行诊疗规范、规章制度。操作常规是护士知法、懂法、守法,自觉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急诊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各种疾患者,以及意外事故造成的突发伤、多发伤,其病情变化有多种因素,因此,要求每一位护士要充分认识到急诊工作的高风险性。如对服毒者抢救后要加强风险管理,防止患者的其他自杀行为。护理人员要明确角色责任和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并将风险意识贯穿到每项操作和护理的具体工作中,防患于未然[1]。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要做到救治及时准确,从而大大降低风险因素,减少纠纷的发生。 2良好的沟通意识急诊工作中,护士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患者,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因此,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有效地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当遇到患者或家属的误解,应把自己的委屈放在一边,继续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用行动化解患者的误解。急诊患者就诊时,家属情绪大多比较急躁,护士要认真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迅速采取救治措施,尽快解除患者的痛苦[2]。对一时难以沟通的家属先冷处理,过后进行解释,当家属明白后,纠纷也就不会发生。其实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应主动、热情、平等地去关心每一位患者,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的解释,注重语言沟通和魅力,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