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组、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关键词: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对策
随着中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主体日益显示出发展生机和潜力,黑河市爱辉区新型农业主体除农民专业合作社外,依据人均耕地面积22.4亩的优势,在山区半山区形成了家庭农场、生产组、农业企业等多种新型主体并存的局面,虽然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了促进作用,但存在的问题更值得注意,现就我区新型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浅谈解决的对策。
1 存在问题
1.1 耕地的基础设施差,旱不能灌涝不能排
有些山区乡镇地多人少,耕地属山区半山区,距离比较远,多数路段年久失修,许多是趁冻运送生资和粮食,雨季只有拖拉机能够出入,致使生产成本提高。我区虽然水源丰富,但均处于无效状态,干旱时无法灌溉,多雨年份无法排出积水,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急需进行改造升级。
1.2 生产资金无法保障,贷款渠道数额有限
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较差,农民收入的多少一靠天二靠市场,其中一个出问题就要严重影响收入,近年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生活成本也居高不下,甚至很多情况要超前消费,如子女上学等,造成生产资金被挤用,只有靠贷款生产,随着不良贷款的产生,信用在下降,银行的放贷额也在下降,有的农民租到地却贷不到款生产。
1.3 缺少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组织,理事长的经营管理能力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丰富的市场经验,而掌握重大决策权,很容易出现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目前大规模生产都存在着忽视技术人员问题,还是处于靠经验的初始技术使用状态,遇到复杂的问题均无从入手,常造成较重的损失。
1.4 农机补贴面小,满足不了需要
象罕达气等山区乡镇,耕地面积大人口少农机补贴按户分配远得不到满足。
1.5 土地流转难度大,成本高,不稳定
由于小户种地成本高技术差收益低,阻碍了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但苦于没有其他出路,所以多数仍然依赖土地,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或是价格抬得比较高,基本接近盈亏平衡点,并且合同要一年一签,不稳定,影响了大户的积极性。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对散户的技术培训,引导鼓励加速土地向新生产体系流转。人只有有去处土地才能有流转,人有去处的关键是要有技能,四嘉子乡大乌斯力村位于近郊,农闲季节有打工的基础,30~40岁的中青年人均热衷于学习电焊、驾驶等技术,考取上岗资质,为土地流转做好了事实上的准备。同时要让土地流转稳定有序,年限规模相对稳定,时间在3~5年,保证生产的联续性。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