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论三曹乐府诗的文人化倾向(2)

时间:2015-06-24 11:06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孙倩倩 点击:
(二)个性化 在个性化抒情方面笔者认为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曹植,这和他个人的身世之悲有很直接的关系。曹植有报国之志却不被重用,曹丕为帝后又饱受猜忌。曹植是痛苦的,这种个人的痛苦无人可诉,只有通过文学来抒发
  (二)个性化 
  在个性化抒情方面笔者认为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曹植,这和他个人的身世之悲有很直接的关系。曹植有报国之志却不被重用,曹丕为帝后又饱受猜忌。曹植是痛苦的,这种个人的痛苦无人可诉,只有通过文学来抒发排解。于是,他选择了乐府诗,但是朝不保夕的忧患感决定了曹植必须要选择更为含蓄乃至隐晦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因此曹植多寄托之作。他在《吁嗟篇》中写: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夙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遏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白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慷鹰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 
  飘飙用八泽,连翩历五山。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革,秋随野火燔。麇灭岂不璃,愿与林叶连。 
  此诗通篇比兴为体,无一句不是写转蓬,而又无一句不是“自我形象”的写照。他以“吁嗟”命篇,借秋蓬飘飞无定的姿态,将一肚子积怨尽情宣渣,来悲叹自己不幸的遭遇。 
  这样的寄托之作还有很多,像《白马篇》、《浮萍篇》、《名都篇》、《种葛篇》等皆属此类。在这样的作品中,物既是他,他既是物,曹植在创作中完全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诗歌中的个人化色彩于三曹乃至整个建安文人群体中达到顶峰。 
  乐府诗歌的特色和发展趋势最终是由创作者决定,当创作主体向内收缩,由来源广泛的民间转到生活圈较为狭小的建安文人,它就势必要脱去一些俗气和失去浅显直白的语调,踏上雅化的征程,在建安文人的手中被精心雕琢,于无形中赋予浓厚的文人气息。三曹作为建安文人的核心,无疑把乐府诗这种文人化趋势展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王运熙,王国安.汉魏六朝乐府诗评注[M].齐鲁书社,2003. 
  [2]俞绍初.建安七子集[M].中华书局,2005. 
  [3]吕辛福.论阮籍五言《咏怀诗》的文人化特征[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夏玉娟.论建安文人乐府的发展与演化[D].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傅刚.论曹操的乐府诗写作.铜仁学院学报[J],2014(3). 
  [6]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3. 
  [7]王淑梅.魏晋乐府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7(5).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