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日本产品设计创新之路

时间:2015-06-19 10:43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胡真 点击:
摘要:日本的小文化促使形成了低成本、高效益的设计理念。资源的日益短缺使日本人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规则传统使日本产品种类极为丰富,而耻辱感文化促使日本人对产品不断完善、精益求精。 关键词:日本;产品设计;房屋设计;无印良品 中图分类号:J
  摘要:日本的“小”文化促使形成了低成本、高效益的设计理念。资源的日益短缺使日本人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规则”传统使日本产品种类极为丰富,而“耻辱感”文化促使日本人对产品不断完善、精益求精。
  关键词:日本;产品设计;房屋设计;无印良品
  中图分类号:J524.1文献标识码:A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1.019
  日本在战败后能迅速崛起,“设计”具有很大的功劳。日本人因环境、人文等因素造就了其独特的民族性,出现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现代产品设计,使其在世界设计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1地理环境和体量
  日本位于亚洲最东部,领土面积小、人口多,适于居住的区域较少,其房屋都是小而拥挤的。因此,日本的房屋只能接触到小规模景物,形成了以小为美的心理,日本人将这种浓缩意识运用于产品设计,善于追求在更小的形式上集成更多的功能,形成了一种轻快、小巧和亲切的设计风格。
  形式的最小化和功能的最大化是日本设计的一大特点,同时,重视细节,且善用装饰功能部件提高拥挤空间的趣味性。目前,国际市场正趋向设计小巧、便携、多功能化的产品,这种理念不仅能保留民族传统,还与当代市场潮流不谋而合。比如,知名的无印良品以删繁就简、去除浮华、直逼本质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着力打造“简约无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产品形象。该品牌已遍布世界各地,成为日本产品风格的形象代表。
  2资源匮乏和选材
  日本孤立、狭小的生存空间居住着众多人口,频发的自然灾害更是使本已匮乏的自然资源捉襟见肘,日本人的资源危机意识强烈,生来就缺乏安全感,不得不遵守各种规则。
  森林和海洋构成了日本人生存环境的主体,自然美景的熏陶使之形成了对自然独特的情怀和审美情趣。森林之美融汇于生命之美,不仅培养了色彩和形态的审美意识,还挖掘了形式美之下的深层意蕴。
  所谓“物以稀为贵”,因为缺失,所以倍加珍惜。在日本产品包装的选材和应用上,无印良品不讲究外包装,强调以商品本色示人,不做过分的包装、修饰,采用简洁的打包出售方式,从世界各地采购原材料以降低制作成本,从而保证生产出价廉物美﹑简洁、环保、高质、低价的优良产品。
  3遵守规则和品质
  日本自江户时代就形成了重视规则的传统文化:①规则涉及广泛。以日本扔垃圾分类规定为例,比如饮料罐必须将金属盖与瓶体分开、包装袋和剩余食品要分装。这些规则对设计师的观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需要不断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便应对各种规则。②规则要求详细。在我国,螺丝刀可以解决的事情在日本规定必须用一整套的工具处理。“因为有需求,所以才设计”,这使日本产品种类繁多、细致。③规则执行严格。比如厨妇必须用不同的刀切不同的食物;餐馆的豆腐、萝卜得用尺子量着切。这要求设计师更加注重对日常小产品的思考和设计,需要精益求精的精神。被规则包围的日本设计师不得不更多地关注产品的人文情怀,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舒适、安心和便利。因此,日本好的产品大多给人“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为了防止发明被仿冒、专利被侵犯,日本政府制定了相关制度。1957年,日本政府制定的《出口商品检查法》,明确了“保证国内产品不是西方同类产品的完全复制”;同年,日本通产省成立了“良好设计选择系统”和优秀产品证书“G”标记,以保护好的设计。这些条例有助于日本设计顺利、快速地完成从“仿造”到“创造”的转型。
  4生死观和高新技术的创新
  日本人过分突出“勇”和“忠”,忽视本质性的善。他们认为“赖活不如好死”,与其羞耻地活着,不如归根——死。此外,日本单一的民族文化传统使他们格外重视集团和团体,不追求私利,以集体的荣誉为自己最大的成就,进而形成了强大的企业内部力量,创造出了全新的商业价值。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