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温度
温度对絮凝活性影响较大,一方面温度升高会提高絮凝率;另一方面高温会使生物絮凝剂的空间结构改变,从而降低絮凝活性[6]。温度对絮凝活性的影响还与絮凝剂的成分密切相关,对于聚糖类絮凝剂,温度对蛋白质类絮凝剂的絮凝活性影响更大。
4.3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浓度金属离子在絮凝行为中主要起助凝剂的作用。
一定浓度的金属离子可加强絮凝剂与胶体颗粒以离子键结合而提高絮凝效果[5]。
4.4絮凝剂投加量
微生物絮凝剂的使用投加量要适中,过少难以与悬浮颗粒充分结合,过多会阻碍胶体粒子和悬浮颗粒的脱稳。
5应用
5.1发酵工业废液处理
发酵工业废水中残存着大量的微生物,可以进一步作为饲料加工原料,传统的离心或者过滤的方法都是很耗能的过程,采用生物絮凝剂的方法较为经济简便[2]。
5.2食品工业废水的处理
微生物絮凝剂用于食品废水的处理,可达到满意的效果,如用微生物絮凝剂普鲁兰来处理味精生产废水,其COD和SS的去除率可达到40%左右,其浊度去除率可达90%。
5.3染料废水的脱色
染料废水是一种很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含有较难降解的有机物,而且成分复杂,色度高,染料分子若含有较多的亲水性基团,如-COOH、-OH等,则染料溶于废水中,亲水性基团含量较少则以疏水性微粒的形式悬浮于废水中,若分子量大,则以胶体形式分散在溶液中[2、5]。
5.4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通过试验对生物絮凝剂处理渗滤液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处理渗滤液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其COD去除率40%,浊度去除率在95%以上[5]。
6微生物絮凝剂领域的发展趋势
利用现代基因分子等生物工程技术把获得的高效絮凝基因转化到可应用酶活化或能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中,找到微生物絮凝剂的最佳应用场所。将酶和激素等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加载到常规絮凝剂上,实现生化与絮凝处理的有机结合,从而将微生物絮凝剂拓展到概念更广的生物絮凝剂研究范畴[3、6]。
参考文献
[1]张宇燕,穆军,朱秀华等.微生物絮凝剂(MBF)研究策略与技术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6I):106-111.
[2]谢雅静,杨劲峰,赵继红.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技术经济,2012,2:112-113.
[3]陈磊,戚雾,孙光逊等.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J].2012:213-219.
[4]于荣丽,孙丽娜,孙铁珩.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的研究概况及例证[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12(1):24-26.
[5]施春阳,刘兵昌.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2013,26(3):48-51.
[6]徐放,李礼,余荣升.微生物絮凝剂去除COD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3):512-514.
[7]王琴,杨劲峰,赵继红.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广州化工,2013,41(12):46-48.
[8]邱军强,乐韵,郑文炳等.微生物絮凝剂在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生物学杂志.2011, 28(6):98-101.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