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冷再生技术在近几年在公路大、中修工程及二级以下公路基层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项新兴施工技术。此项施工技术具有简化施工工艺,缩短工期、废弃材料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成本、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在宁夏二级以下公路改扩建项目中也在逐步推广。本文就本人近年所接触和施工过宁夏海原县盘河至甘城三级公路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及施工要点,做一点简淺的探讨。
关键词: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技术
一、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
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就是采用专门的就地冷再生设备,对旧沥青路面和部分旧的水泥稳定砂砾、碎石基层,掺入一定数量的新集料、再生结合料、活性填料(水泥、石灰等),按设计的厚度,在常温下进行现场掺配、摊铺、铣刨、破碎、拌和、整形、碾压等一套工序,实现旧沥青路面再生成新的基层或底基层的施工技术。即:在专门的就地冷再生设备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进行铣刨后得到的具有一定级配的水稳混合料(必要时加入一定比例的新料)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水泥,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拌和形成再生混合料,通过整形、碾压、养生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道路基层或底基层的工艺技术。
二、工程概述
宁夏海原盘河至甘城三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全长21KM。旧路为沥青路面,路基宽7.5米,路面宽6.0米,为四级公路。经多年运营道路已出现较多病害(翻浆、车辙、坑槽)旧路面2,5-3.0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路层+15-19厘米水泥稳定砂粒基层=15-20厘米级配砂砾底基层现路面基层以下原旧路顶面还板结较好,具有一定强度。设计该公路改建为三级公路,路基宽7.5米,路面宽度6.5米。旧路两侧各加宽25CM。加宽部分基层与底基层厚度均为20CM。路面基层采用20CM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砂砾,面层采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
三、稳定土就地冷再生基层设计
(1)原材料分析与级配设计
海原盘河至甘城三级公路,设计部门經铣刨机现场取样,室内试验室对所取混合料及需要新添加的石屑进行筛分,参照水泥全深冷再生的级配范围进行级配设计。因旧路铣刨后材料级配不良,设计中考虑增加碎石,进行掺配,要求碎石含泥量不超过0.7%,粒径规则,粒料干净,压碎值不大于30%.根据筛粉等试验,确定其掺配比例为旧路面材料:掺配5-10mm碎石=85%:15%,施工前必须做旧路面材料基层配合比试验,要求水泥稳定砂砾7天寖水抗压强度90%概率值不小于2.6MPA,施工时均要求增加0.5%的水泥剂量。
(2)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的确定
根据级配设计结果,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分别配3.5%、4%和4.5%的水泥剂量进行击实试验,然后采用烘干法测定试件最佳含水量,并计算最大干密度,根据实验数据本设计按照4.0%的水泥剂量进行配合比设计。施工时提高0.5%水泥剂量。
(3)混合料力学试验及结果分析
在室温下,对所制备并已完成养护的试件做无测限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根据普通水泥稳定材料的设计指标,并综合曲线图确定最佳水泥用量。普通水泥稳定类材料设计指标:水泥稳定集料7天抗压强度不小于2.6MPA。
四、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工艺
(1)碎石摊铺
将原路面清扫干净后,进行测量放样工作。按照设计标高、宽度、及厚度系数,用SS-3000碎石撒布机,将提前准备好的5-10mm碎石均匀摊铺在路面上。用钢轮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并整平。
(2)掺水泥
在已铺碎石层上沿路线纵向用石灰打出每次再生宽度边线,为了保证摊铺水泥均匀,我们采用了维特根SW16MC水泥撒布车,这样既保证了水泥剂量的准确,也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提高了工作进度。
(3)冷再生铣刨拌和
冷再生机一次再生宽度为2.45m,翻拌深度为25cm~30cm,工作时一辆洒水车紧跟作业,另外两辆洒水车保证拌和用水,拌和过程中按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控制加水,加水量由冷再生机自动计量控制。
拌和行进速度根据旧路结构状况及混合料破碎后配合比确定,为7m/min~10m/min。冷再生铣刨过程中随时检查深度和厚度,以保证冷再生铣刨深度和破碎的混合料级配合理。翻拌接槎宽度纵向为10cm--20cm,横向为50cm--100cm。在冷再生机工作过程中,要以专人跟机,随时检测深度,以保证达到设计厚度。
(5)碾压整形
1.初压。在再生机后应紧跟一台25T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
2.整形。在初压完成后,根据现场测量成果,按照设计要求,立即用平地机整形。把握好厚度、标高、横坡、平整度、宽度等各项指标: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整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整平。必要时,再返回整平一遍。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平。整形时将余料直接刮出路外,不应形成薄层贴补现象。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3.复压。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应立即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先以高幅低频振动模式碾压2遍,后再以低幅高频的模式碾压1遍。(两侧边缘应多压2—3遍)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路肩向路中心碾压时,设超高的平曲线,由内侧路肩至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应重叠钢轮1/2轮宽,压完路面全宽时为一遍: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5CM耙松,并添加新拌混合料进行找平。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摊铺、整平碾压。
4.终压。采用25T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4—6遍收面,以确保冷再生基层达到设计的密度和强度。在再生机开始拌和到终压完必须在水泥的初凝时间或延迟时间内完成。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