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地下控制测量
3.1地下导线测量
隧道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的地下导线测量最好采用双支导线的形式向前传递,在双支导线的前面连接起来,构成附合导线的形式,以便平定测量精度。洞内施工控制导线一般采用在管片最大跨度附近安装牵制对中托架,测量起来方便且提高对中精度,同时减小对洞内运输的影响。导线点应满足必要的精度与一定的密度,为了减少两者在布设时的矛盾,通常采用分级布设的方法布设施工导线和施工控制导线,由于刚成型隧道内管片浮动比较厉害,有必要加强对洞内导线点的经常复测。
3.2地下水准测量
在隧道贯通之前,地下水准路线均为支水准路线,因而需采用往返观测和多次观测的方法进行检核;隧道施工中,地下水准线路随盾构掘进而增长。为检查地下水准点的稳定性,应定对水准点进行复测,将所测得的高差成果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分析的结果,若水准标志无变,则取所有高差的平均值作为高差成果,若出现水准标志变动,则取最近一次测量成果。
4盾构施工掘进测量
在盾构机推进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掌握盾构机和管片的姿态,才能正确地控制盾构机沿着设计路线掘进。现场测量直接得到的是盾构机轴线上两点和管片中心的三维坐标,他们必须与隧道设计轴线(DTA)比较,才能得出实际偏差值。管片姿态测量包括管片中心的平面、高程偏离值和管片前沿里程等[5]。为防止管环位移超限,我们首先是提高控制测量的精度,其次是提高导向系统的精度,最后就是通过每天的管环测量,实测出管环的位移趋势,采取措施尽量减小位移量。
5贯通测量
贯通精度设定:
地铁盾构区间隧道贯通误差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的测量工序:地面控制测量误差、联系测量误差、地下导线测量误差。对各阶段平面测量误差限值分配采用不等精度分配原则,并假设各项误差影响相互独立,取值如下:,,。
则有mm
于是可得=50/3.75=13.3mm,从而可以求得各道工序的测量中误差,即地面控制测量中误差为=13.3mm,联系测量中误差为=26.6mm,地下导线测量中误差为39.9mm。
同理,对各阶段高程测量误差限值也采用不等精度分配,取值如下:
=10mm,=10mm,=20mm,代入上式可得=24.5mm<25mm。
6结论与建议
地面控制测量是地下控制测量的基础,很好地进行地面控制测量是盾构法隧道施工测量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前期接受业主移交的少量控制点后,核实所给点位坐标并根据工程现场情况,合理的布置好现场控制点网(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引进近井点,然后竖井联系测量将地面下的控制点与地面上的控制点的坐标系统一。
参考文献
[1]肖智勇,傅继阳.地铁区间隧道法施工中的测量技术.暨南大学学报.2005,26(3)
[2]牛学军.城市地铁盾构施工测量若干问题探讨.硕士.保存地点:武汉大学,2005
[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4]周文波.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及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17-241
[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