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理性质询 依法监督(2)

时间:2015-06-11 11:07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李进成 点击:
(四)党政关系上的障碍 在政治体制方面我国还存在党政不分现象,有的党委习惯于以党代政,包揽过多,权力过分集中,这种党政关系极大地影响了人大质询的深入开展。如对由党委决定,交由一府两院执行的事务的质询问
  (四)党政关系上的障碍 
  在政治体制方面我国还存在党政不分现象,有的党委习惯于以党代政,包揽过多,权力过分集中,这种党政关系极大地影响了人大质询的深入开展。如对由党委决定,交由“一府两院”执行的事务的质询问题;对地方行政机关负责人兼任党委领导人时的质询问题。 
  三、完善质询监督的路径思考 
  通过对我国质询的困境分析,当前,有效地用足用好人大质询权,以达到理性质询,依法监督的目的,其路径可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相关制度、增强履责能力、理顺党政关系四方面着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敢于质询 
  1.树立代表的职责意识。应让质询主体明确的知道,质询权是一项公权力,是一项作为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面的法定职责,当条件具备时,就必须行使,否则就是渎职。这种权力不同于控告、检举、信访等私权利,后者也是对“一府两院”等公权部门的监督权,但这种监督权应属于私权的范畴,监督者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因为其代表的是自己的意志,自己可以决定行使与否。而质询权来自于法律规定,来源于人民的委托,质询主体代表的也不仅是其自己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其代表着选民的意志,所以,从对法律和人民负责的角度来说,质询主体理应树立强烈的职责意识,勇于、敢于、善于行使质询权。 
  2.树立官员的受质意识。作为质询对象的“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也应理性对待质询,不应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而极力躲避、排斥甚至打击报复。应深刻认识到进行质询是质询主体的工作和责任,质询从根本上不仅有利于自己工作更好的完成,而且有利于自己的成长进步,质询是对部门和自己的一种提醒、督促和帮助措施,理应认真对待。 
  3.树立选民的促质意识。选民是人大代表的产生的基础和强大后盾,同时也应成为代表的强有力的监督力量,可通过各种方式加深选民对对人大及人大代表的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选民的法律意识,使选民认识到质询监督对自己所产生的直接影响,从而使选民自觉地督促代表去行使质询权。 
  (二)增强履责能力,善于质询 
  1.逐步推行代表专职化。“十八大“报告特别提出,要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 
  2.优化代表知识年龄结构。按照“十八大“报告的要求,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在常委会组成人员中,配备年富力强、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提高人大常委会的素质。 
  3.强化代表质询能力培训。把好培训关,通过系统有效的培训学习,使代表们掌握相关法律、业务知识,必要时可进行演练,使质询者能熟悉质询规定、善选质询事项、善选质询时间、做好质询沟通,提高人大代表及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质询水平。 
  (三)完善制度设计,便于质询 
  行使好人大质询权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但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先易后难。 
  1.完善质询法律依据,体现质询依据的权威性、统一性和规范性。修订宪法,将质询范围扩展到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使宪法和有关法律对质询制度的规定相衔接;完善相关法规中的质询规定或制定专门的质询法,统一并细化从中央到地方的质询规定,各省级人大可根据本省情况,在全省范围内制定操作性的质询工作条例,确保人大代表在质询权的行使上既有法可依,又有则可循。 
  2.降低质询立案条件。如赋予个人提出质询案的职权;允许代表或者常委会组成人员即时提出口头质询,当事人当场答辩等;从长远考虑,还应赋予人大代表在代表大会及常委会闭会期间的质询权,以在时间条件真正促进质询的常态化。 
  3.完善具体质询制度。明确质询事项范围,可将官员的非职务事项纳入质询范围,如廉政事项,具体可参照廉政准则不准事项及纪委监察部门的监督事项;明确质询次数、答复时限;明确现场质询的具体操作规则等。 
  4.建立质询责任制度。强调质询的法律责任和后果,是质询制度免于“形式化”、“走过场”的关键,应该使质询后果法律化。应明确拒不答复、逾期答复、答复不满意的处理规定。其他如建立质询回避制度、紧急质询制度等。 
  (四)理顺党政关系,利于质询 
  党政关系的不顺在一定程序影响了人大质询权有效行使,主要表现为以党代政及党政联合决策时,质询权的行使缺乏法律支撑。根据宪法及相关法律规定,政府及相关部门是质询监督的对象,对党委进行质询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现实中当党政联合决策时,在法律上只能针对政府的质询权就会面临尴尬,而当党委代替政府直接进行某些行政行为时,人大更无法对该项行政行为进行质询。所以,应理顺党政关系,党委应集中于对政府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而非包办、代替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只有这样,人大才能理直气壮地对政府行使质询权。 
  通过理性质询,依法监督,从而使人大质询权真正成为悬在执政官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示着他们应恪尽职守、依法履职,从而推动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蔡定剑.中国人大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与人大代表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陈晓明.人大行使质询权之实践回眸及其宪政思考.人大研究.2010(7). 
  [4]陈紫凡.人大质询权行使的现状与对策.晋江人大网.2006年6月21日.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