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棚番茄潜伏芽利用栽培,具有春季一次育苗两次采收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秋茬番茄育苗难,易徒长和染病毒等问题,并能达到春提前和晚延后供应市场的目的。下面把这项技术介绍个广大的农民朋友们。
关键词: 大棚番茄 潜伏芽利用 综合技术
东丰县现有番茄栽培面积2800亩左右,番茄栽培在当地面积逐年扩大,从露地栽培到大棚栽培、日光温室栽培。在2006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利用潜伏芽示范栽培获得成功后,现在采用这项技术面积正在逐渐扩大。大棚番茄潜伏芽利用栽培,具有春季一次育苗两次采收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秋茬番茄育苗难,易徒长和染病毒等问题,并能达到春提前和晚延后供应市场的目的。潜伏芽利用一般在1月下旬播种育苗,4月中旬定植,6月上旬始收,7月中旬收获完毕。7月20日前后改换潜伏芽植株,8月中旬第二次采收,一直延后采收到10月上旬结束。
1春茬番茄栽培 春茬番茄的栽培目的除了获得高产早熟之外,还要选留和培育潜伏芽。因此春茬栽培时,一般栽培技术与大棚番茄春茬栽培基本相同。
1.1选用良种 为了丰产和选留潜伏芽的需要,应当选用无限生长类、生长势强、抗病、大果整齐、品质好的中晚品种,并要选择当地受欢迎的品种。如,在当地主栽品种有中蔬4号、中蔬5号、中杂8号、东农704、佳粉1号、沈粉3号、L401等。
1.2基肥量大 栽一次收获两茬,基肥的用量要大,一般每666.67平方米用优质农家肥10000千克,配合施入硫酸钾复合肥20千克。
1.3密度适宜 栽植过密春茬番茄的果实小,成熟晚,过稀产量又低。一般实行单双行隔畦栽,1米宽畦栽单行的株距为28厘米,栽双行的为25厘米。
1.4早留芽好 早留潜伏芽植株比晚留的果穗多产量高。早留时间是5月下旬,晚留是6月下旬。一般从畦外侧选透光好的腋芽,主要从植株基部1~4片叶腋中选留1~2个, 待潜伏芽长有3片叶时留2片叶摘心。从此新枝中在萌发出的新枝选留1个健枝,就是潜伏芽植株。早留新枝较长,要注意保护其健生长。
1.5管好老株 春茬老株采用单干整枝,除潜伏芽新枝外,所有杈子及时打掉;第一穗和第二穗果收完后,将下部老叶、黄叶、病叶除掉,可改善透光条件,又减少发病,利于新枝生长;加强防病,老株无病或病轻,潜伏芽植株才会健壮;整个生长期灌水4~5次,其中有3次随水追施硫酸二胺或尿素,每次每666.67平方米20千克。第三穗果发白时,植株本来需水量不大,但为促进新枝发育,浇1次小到中水,再随水追施尿素,每666.67平方米用量20千克。
1.6更换新枝 7月20日前后,老株第三穗果接近收完时要更换潜伏芽新枝,在老株主干上距新枝基部3~5厘米处剪断,将剪下部分清出棚外。此项工作应在午后2~3时进行,因为午后茎叶中水分较少,老株主干不易被折断。新枝如果发自老株基部可直接上架变成新株,若是发自老株中上部,要看大棚高矮上架。高棚新枝及老株可一同上架或老株半落后新枝上架。矮棚应将老株落地后新枝再上架,以免新枝生长后期顶棚。不论老株落地与不落地,架上新枝的生长点都要保持高度一致,免得植株生长不整齐。
2潜伏芽利用栽培 利用潜伏芽形成新的植株,产量的高低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2.1温度 潜伏芽植株上架后,正值7~8月高温多雨季节。为避免徒长和减少病害,将两侧棚膜卷起,大通过堂风,白天保持25~30℃,雨天要防止雨水落入棚内。8月中旬以后气温逐渐下降,要随之减少通风。进入9月白天棚温保持25~28℃,夜间15~18℃。外温降到15℃时,放下卷起的棚膜,白天减少通风,夜间只开侧风口短时通风,外温降到5℃时,昼夜不再通风而且还要防寒保温。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