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暴露出很多现实问题。我们应立足教育发展实际来分析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把新课改付诸实践,积极选择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方法和手段,让语文教学更活泼生动,让语文课堂更受欢迎。
关键词:语文新课改教学
语文新课改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们教育工作者对于新课改的高度热情让人振奋不已。在此,笔者主要针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师指导学生、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课堂教学中的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属于操作层面,是按照教学观念、教学思路的要求,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具体实施方法。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方法和手段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教师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个性特长,选择最适合学生和自己的方法,选择最能淋漓尽致地达到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根据笔者学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一、为教科书增加参考书目
语文的学习需要阅读大量的好书美文,而教科书上知识有限,而且对职业中学的学生未必有吸引力,所以我们要多找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介绍给学生,给他们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选择。
如学习课文节选《林黛玉进贾府》前,笔者鼓励学生阅读《红楼梦》前几章,了解《红楼梦》的主题,这样的准备工作对学习课文中的片段大有帮助。并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研究文章,如《鲁迅简评<红楼梦>》、陈大庆的《写意和工笔完美的结合——谈<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形象的塑造》、刘志的《谈<林黛玉进贾府>中的衬托艺术》等等。学习《像山那样思考》前可建议学生看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书。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又有收获,对课文的教学也有帮助,最终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利用互联网优势,充实学生学习资源
《新课标》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习得在现实社会中能够实际运用的语文能力。学生最直接、最深刻的经验来自于自己的亲身体验,但是当今世界五彩纷呈,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有些事情学生无法亲自去经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身边触手可及的互联网,通过网络查找学习资源,增加自身的间接经验。
如在上《森林写意》一课时,笔者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森林,保护环境。书本上虽然提供了一些关于森林的知识,告诉我们森林的重要作用,但是,它并不全面,仅仅通过书本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所以,笔者让学生课前在网上查阅关于森林知识的资料,在学生掌握大量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课文讲解,学生很好地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节课结束后,很多学生还提出了很多关于森林的见解。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