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播种时间、作业程序、作业注意事项、机具维护保养等方面,介绍玉米铺管铺膜机械播种技术要点,简述玉米铺管铺膜播种后的主要管理技术措施,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机械播种;玉米;铺膜;滴灌
玉米铺管铺膜播种机械化技术具有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种子、减少播种费用的优势,能够实现苗全、苗齐、苗壮,可促进作物增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现介绍玉米铺管铺膜机械播种作业及播后管理技术要求,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理论参考。
1 玉米铺管铺膜播种机械作业技术
适时播种是保障出苗质量的前提,一般气温稳定在7~8 ℃时可进行播种。由于铺管铺膜技术具有保温效果,因此应比当地露地栽培的播种期提前7~10 d。
1.1 机械化作业步骤
1) 将挂接好的机具开到作业地头,停车后进行装种、装肥、装膜、装滴灌带等操作。
2) 进地停车后,将滴灌带端头引入导向装置,使有水孔的一面朝下,根据地头出水栓的位置留好余头,并固定在地头;从膜卷上抽出地膜端头绕过覆膜辊等工作装置,膜两侧边压在压膜轮下,膜端头用土封埋好,放下液压装置进行作业。
3) 机具入地后,驾驶员应选好前面地头的参照物,为作业进行准备。
4) 作业速度应平稳,保持直线行驶。跟机人员应时刻观察机具的工作情况和作业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停车检查调整,防止出现断条缺苗现象。
1.2 作业注意事项
1) 机具必须由有经验的驾驶员操作。
2) 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安装牢靠,无安全防护装置不得作业。
3) 机具运行中不准进行部位检查,避免发生事故或损坏机具。
4) 机具没有升起时不准倒退或急转弯。
5) 工作部件上有粘土或缠草时,必须停车清理。
6)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作业时,要保持慢速(慢二档)中、大油门工作,以使风机高速运转(5500 rad),确保三角皮带张紧度,旋转过程中不得打滑,以便产生足够的负压吸附种子。
7) 确保机组直线行驶,且行走要平稳,不得忽快忽慢。
8) 定时检查播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3 机具保养与维护
1) 每班结束前检查各工作部位有无变形或损坏。2) 每班作业前检查各紧固件的连接情况,如有松动及时紧固。3) 每工作8 h,往轴承、链条等传动部位加注润滑油、脂1次。4) 定期(100 h)清洗轴承,加注润滑油脂。更换轴承时,应调整轴承座的位置和高度,确保间隙正常,转动灵活。5) 每工作3~5个班次,检查风扇皮带张紧度,清除负压室及排种盘吸气孔内的杂物,确保气吸室清洁。6) 机具长时间不用时彻底清除机具内外杂物,并进行涂油防锈处理。7) 播种季工作结束后,检查机具的磨损、变形、损坏、缺件情况及轴承轴套的间隙,及时调整、换件,为下一年作业提供保障。8) 机具应存放于库房内并罩上篷布,防日晒、防雨淋。
2 玉米铺管铺膜播种后管理措施
2.1 主要管理措施
膜上播种的要经常检查地膜是否严实,发现破损或土压不实的情况,及时用土压严,防止被风吹开,做好保墒保温工作。膜下播种的作物播种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及时补种或补栽。玉米出苗后应及时放苗,并及时定苗,保留健苗、壮苗,防止捂苗、烧苗、烤苗。放苗后用湿土压严放苗口,并及时压好地膜两侧,防止被风刮起。
1) 看护地膜。及时盖上压膜土,保证苗带有土,以防止刚出土幼苗被太阳烤死。
2) 引苗出膜。正常情况下,幼苗会自动拱破薄膜,从苗带钻出。如果出苗时苗带没土,幼苗在没破膜之前易被阳光烤死,因此一定要将拱出土却没出膜的幼苗引出地膜。方法是将苗眼刺破,把苗扶出地膜,再用土把苗周围的膜孔盖实。
3) 间苗与定苗。当幼苗长到3~4片叶时,及时间苗,每穴留1株,并用土封好苗眼。
4) 抗旱、除草。生长期内经常观察旱情,土壤湿度不够时要及时灌水抗旱,确保玉米正常生长。发现地里有杂草要及时除掉,以免影响玉米生长。
2.2 玉米膜下滴灌灌溉制度
作物灌溉制度随作物种类、品种、自然条件及农业技术措施不同而变化。因此,灌溉制度应遵循水量平衡原理,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生产灌溉经验,在参考灌溉试验资料的基础上科学制定。
2.2.1 玉米生长期的灌溉 1) 底墒水。干旱地区春季降雨量少,气候干燥,风多风大,土壤失水较多,一般播种期耕层内土壤含水量低于种籽发芽的水分要求,提供种子发芽到出苗的水分是实现苗全苗壮的关键。早春覆膜前灌溉保湿覆膜或盖膜后滴灌均可,灌溉水量以25~30 m3/667 m2为宜。如播后灌溉应该严格控制灌水量,以免因土壤温度过低影响出苗。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