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适应范围、稳定运行和生产能力是机械设备的重要指标,利用自动化的电气可以扩大机械设备的适应性,提升机械设备运行稳定性,增加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因此应该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有序、高效地应用到机械设备之中。本研究以数控机床、运输、电力等重要设备为中心探讨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提供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数控机床、运输、电力的相关要点,希望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更为全面而科学地应用提供实际的思考和现实基础。
关键词:机械设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数控机床;运输;电力;应用
前言
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具有自动化的基本特征,电气工程不但可以使机械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和运行的功能,而且可以提升机械设备整体的适应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综合性能,扩大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保障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在重要的生产环节中机械设备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只有更好地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才能够做到对机械设备发展潮流和生产进步的有效适应。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具体而深入地应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立足于机械设备的生产实际,找到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切入点,建立起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体系,在确保机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功能化发展的同时,将机械制造和应用领域提升到新的空间和层次。
1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数控机床设备的应用
当前多电机驱动系统被应用到了机床设备上,电机多采用横向安置,而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装机容量不断增大,从常见的1000kW的总装机功率扩大到了1500kW,电机的牵引功率达到了120kW。交流电牵引电机的使用,不仅提高了设备的效率,而且让设备的运转更加稳定,强大抗污能力减轻了机械维护的劳动强度,所以这样设备受到大型机床生产企业的广泛欢迎。计算机技术是该设备自动化控制的核心技术,同时辅以故障诊断技术和传感技术,让机床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具备了效率、精确、稳定的优点。除了数控机床的进步,生产中要使用的输送设备也不断向重承载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技术先进的国家已经引入了双速电机,而且能够依靠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机床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液压支架是保证安全安装、拆卸大型机床的重要工具,引入计算机技术后,可以实现电液控制自动化和高压大流量供液,使得生产机床的功率和效率有了大幅度提升,增强了机床生产的可靠性。目前国产的电牵引机尚处在研发阶段,仅有少量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实践中应用。工作面输送机连接强度差,运输能力差,整体效率低下,液压支架的电液控制系统和判断故障的微控制系统都不能实现国产。
2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运输机械设备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交通运输、物资运输的种类和数量呈现急速增长的趋势,确保运输过程的数量、质量和安全成为实际的难点,各类大型运输机械设备的出现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进入到新时期,运输的压力出现了更快的增加势头,现代化的运输机械设备的应用已经成为方向。当前运输机械设备大量应用电气工程,通过计算机控制、网络、PLC技术的有效集成和运用建立起了初步的自动化电气工程,在充分确保运输能力的同时,实现了运输机械的远程控制与自动化运行的基础性功能。运输机械自动化的过程中电气工程集合了DCS结构、综合技术、监控技术、数字技术等当今成熟的科技,实现了工艺控制、行程控制、回路控制等多项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功能,不但使运输机械设备电气工程的性能得到了提升,而且大大提高了运输机械的自动化水平,为运输领域各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