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生物质稀酸连续水解的研究(2)

时间:2015-05-21 09:52来源:www.hexinqk.com 作者:金山 点击:
从图2可看出,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木糖质量浓度几乎线性减小.tr=6 min时,木糖质量浓度最高,为5.86 gL-1;tr=12 min时降到最低,为2.85 gL-1.这是由于半纤维素较易水解生成木糖,随着停留时间的不断增加,木糖会
  从图2可看出,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木糖质量浓度几乎线性减小.tr=6 min时,木糖质量浓度最高,为5.86 g·L-1;tr=12 min时降到最低,为2.85 g·L-1.这是由于半纤维素较易水解生成木糖,随着停留时间的不断增加,木糖会逐渐分解,因而木糖质量浓度逐渐减少.然而伴随着停留时间的不断增加,纤维素开始大量水解(半纤维素比纤维素易水解),因而葡萄糖质量浓度开始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tr=10 min时达到最高,为19.84 g·L-1,然后葡萄糖又会逐渐分解,随后由于葡萄糖的分解速率大于生成速率,质量浓度逐渐减少.总糖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与葡萄糖质量浓度的基本一致,即先上升后减少. 
  3.2 稀硫酸质量分数对糖质量浓度影响 
  硫酸对生物质水解具有催化作用.当T=180℃,液固比为10 L·kg-1,tr=10 min,稀硫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2.0%时,考察其对水解效果的影响.稀硫酸质量分数和糖质量浓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 
  从图3可得出,随着稀硫酸质量分数的不断增加,葡萄糖质量浓度一开始迅速增加,随后又逐渐下降.当稀硫酸质量分数为1.5%时葡萄糖质量浓度最大,稀硫酸质量分数为2.0%时降为18.26 g·L-1.而总糖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与葡萄糖一致,即先上升后减少.木糖质量浓度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这是由木糖不断分解造成的. 
  3.3 温度对糖质量浓度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固定反应条件为tr=6 min、液固比为10 L·kg-1、稀硫酸质量分数为1.0%.当T分别为170、180、190、200、210℃时,考察温度对水解过程的影响.温度和糖质量浓度的关系如图4所示. 
  从图4可得出,随着温度不断升高,葡萄糖质量浓度先迅速上升,随后又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在200℃时质量浓度达到最大,为23.10 g·L-1.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与葡萄糖质量浓度的基本相同.木糖质量浓度一直减小,在210℃时降到最低,为1.15 g·L-1.这是因为水解得到的木糖又不断地分解,因此它的质量浓度一直在降低. 
  4 结 论 
  (1) 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总糖质量浓度最初缓慢增加,随后又开始减少.在较高的温度下,延长停留时间可提高木屑的水解度,有效增加糖质量浓度. 
  (2) 在停留时间较长时,稀硫酸质量分数对木屑水解的影响较小. 
  (3) 温度对水解过程影响较大.高温时在较短的停留时间内就可达到较高的总糖质量浓度.随着温度不断上升,总糖质量浓度先增加后减少,但木糖分解较快. 
  (4) 当稀硫酸质量分数为1.0%、停留时间为6 min、液固比为10 L·kg-1、温度为200℃时,可得到比较理想的水解效果. 
  参考文献: 
  [1] 翟秀静,刘奎仁,韩庆.新能源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陈军,陶占良.能源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张无敌,刘士清,何彩云.生物质潜力及其能源转换[J].自然资源,1996(4):21-26. 
  [4] 杨敏.生物质的裂解及液化[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0,20(4):77-82. 
  [5] 袁权.能源化学进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