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自学能力培养的可操作性,将学生的自学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即课前自学及课堂自学。课前自学:提出不同形式的自学任务;课堂自学:学生以组为单位自编、自导、自演小品在课堂教学进行演示;病例情景教学;病例分析讨论等方式
【关键词】自学能力;课前自学;课堂自学
我是88年被分配到抚顺卫校内科教研室担任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教学,回想已26年了。从原来的陌生职业,0积累,到现在对这门职业的熟悉和热爱,我早已把它作为我毕生的职业为之奋斗。在教学实践中,反复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与当今社会相匹配的护理人才,就要求我们注重实用性人才的能力培养,尝试以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为主线,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以求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1自学能力培养
自学能力是个人知识不断补充、丰富更新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一项基本能力。中专学生由于年龄及认知等方面的特点,自学能力相对较差。为提高自学能力培养的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①将学生的自学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即课前自学及课堂自学。首先,教师备课过程中将与下次课自学内容相关的基础学科理论列出自学提纲或自学问题、参考书目、阅读任务等,于前一次课堂教学时作为预习作业交给学生课下完成。第二步骤一般是由教师提出自学问题,课堂上由学生讲出,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补充完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考评学生第一步骤自学结果并及时向学生反馈,以强化第一步骤的实施。
②针对教学内容及其特点,提出不同形式的自学任务,提高自学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多种形式的学习任务,尝试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自学,如在“脑血管疾病病人护理”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学后列表比较5种脑血管病的特征;在“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护理”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学后写一篇关于上感预防、治疗或护理的宣传文章;在“慢性胃炎病人护理”教学过程中,设定情境,要求自学后给某位慢性胃炎病人写一封有关饮食健康指导的信;在“高血压病人护理”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学后为自己身边的某一位高血压病人做一次用药指导并记录。
2沟通交流能力培养
沟通是护士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是临床护理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有关“各种疾病病人护理”内容均以该疾病病人的“健康教育”为结尾。“健康教育”是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对服务对象实施的健康相关知识指导及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以期促进病人康复,进而提高服务对象的健康水平。健康教育的实施需要多种角色互动,具有明显的情境要求。因此,本部分内容我们设想通过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健康教育”角色扮演练习完成教学任务。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