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90年代,国有银行纷纷撤出县域经济,转向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而近年,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大中城市竞争趋于饱和化与同质化等原因,国有银行又开始重返“三农”金融市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很多困局。本文对国有银行“三农”金融服务变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促进其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退出县域经济;重返“三农”金融市场;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0122-02 1国有银行退出县域经济 1.1退出县域经济的原因 (1)一些县域国有企业信用意识不强,许多银行的贷款成了逾期贷款,以致银行不愿再提供贷款。 (2)部分基层地方政府信用意识淡薄,突出表现在企业体制改革过程中,企业为了轻装上阵而恶意逃脱金融债。 (3)农村地区贷款需求较低,业务办理较少,银行的生存发展缺乏根本动力。 (4)由于银行认为县域小微企业的财务及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贷款的成本较高等原因,并不重视追求金融创新。 (5)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的贷款需求高,信用意识强,对金融消费产品接受能力较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1.2退出对县域经济产生的影响 (1)农村信用社得到迅速发展。在以前国有银行占据县域经济市场时,农村信用社一直难以发展,而大规模撤离导致城镇金融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农村信用社成为了主角,但由于服务功能不健全,根本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县域金融状况出现真空,城乡差异被拉大。撤并后,国有银行总行严格控制基层银行贷款的权力,由于上存的利率很高,于是基层银行便把资金存入上级银行,加上邮政储蓄机构只存不贷,导致大量资金最终存入中国人民银行,由其分配到大中城市及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引起县域金融出现真空,而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资金规模十分有限,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投资,农民收入相当缓慢,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均衡。 2国有银行重返“三农”金融市场
2.1国有银行重返“三农”金融市场的原因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