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文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公众参与。以人为本是人文城市的核心目标,而“公众参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构建人文城市的有效途径,是尊重区域分异的重要体现。人文城市是一个市民共识的城市,人文城市的建立也是以公众的共同参与为前提的,人们可以在参与改善城市生态和社会环境过程中,通过协商协作构筑共同的社区意识和城市文化,而城市规划者也只有在充分分析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认识理念才能在设计城市时做到以人为本,而这个过程应是建立在民众参与和反馈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杨荣金,舒俭民.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6). [2]王松如.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和方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6). [3]任清岚.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浅议[J].长沙大学学报,2000,14(2). [4]冯端翊.生态城市及其内涵[J].绿化与生活,2001(4). [5]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6]鲁敏,王仁卿,李英杰.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与策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1). [7]肖良材,朱全秀.论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建设——以江西生态城市建设为例[J].中国市场,2010(36).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