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8个玉米自交系作为亲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15个杂交组合。对其F1代5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通过分析比较后,初步筛选出强优势组合克99和民99,其在穗重、百粒重主要性状的SCA效应值都较高,杂种优势强。从总配合力效应的数据中筛选出比较有利用价值的4个自交系,分别为克99、民99、L0208和民199。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农艺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016-02 目前,全国每年玉米生产推广的品种有数百个,但多数使用年限都不长。其主要原因是产量不稳定,抗性弱,品质差。归根结底还是自交系的性状还没有达到预期的育种目标所致。由此可见,选育高产、多抗、优质自交系是决定玉米杂交种优劣的关键所在。玉米杂交种能否获得杂种优势的关键取决于玉米自交系的优劣,因为它是杂种选育的遗传基础。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效应,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否获得具有较高产量潜力且较大利用价值的优势杂交组合。因此,分析研究自交系各性状配合力效应对正确指导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自交系改良利用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2]。试验通过对8个玉米自交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组合,进行了F1代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分析,旨为玉米种质改良、分析改良措施和自交系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母本分别为自选系民199、民188、民338、民99、CA683;父本分别为外引系L0208、云6-3、克99。 1.2 试验方法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组配成15个组合。各试验材料种植在内蒙古民族大学作物试验场。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6行区,行长6 m,行距55 cm,株距25 cm,每穴定苗2株,密度6.75万株/hm2。 1.3 测定项目及统计方法 每个品种选取有代表性的10株玉米进行调查,记录其株高、穗位高、茎粗和雄穗分枝数,收获时每个品种选取10株果穗,晒干后考查其穗粗、穗长、秃尖长、百粒重、单穗粒重和行粒数,统计方法采用刘来福[3]作物数量遗传中介绍的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对试验材料的农艺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交组合间农艺性状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5个母本和3个父本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母本×父本互作间除穗重没达到显著水平,其他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组合间性状的基因型之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可进一步作配合力方差分析。 2.2 配合力方差 从表2可以看出,父本组和母本组的一般配合力方差组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这些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在所参加试验的自交系中均存在极显著水平。由此,可继续估算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相对效应值。 2.3 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 从表3可以看出,父本克99和母本民199、CA683的一般配合力较优,特别是民199的一般配合力最高,这些亲本比较稳定的将玉米产量性状传送给子代。而父本云6-3和母本民338及民99的一般配合力都较低,特别是民99的一般配合力最低。而按单个性状来看穗长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最大的是民188,穗粗效应值最大的是CA683,百粒重和穗重效应值最大的则是民199,秃尖长负向效应值最大的则是民99。由此可见,各个品种各有优势,在进行杂交组配时应充分考虑并结合它们的优势,才能组配出好的杂交组合。 2.4 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