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征:手脚冷,舌苔厚,脉弦大搏指。 处方:乌梅20g,黄连5g,黄柏6g,党参10g,当归10g,细辛3g,肉桂10g,制附子5g,干姜5g,川椒5g。9剂,水煎,服3天停2天。 9月17日复诊 腹泻止,心胸舒畅,睡眠改善,手脚转暖。原方川椒减至2g,入蜂蜜一匙,9剂,水煎,服3天停2天。 案例3患者,男,66岁。2013年1月27日初诊。 形貌:形体中等、肤色黄白,脸色偏黄、唇暗、眼袋。 病史:慢性腹泻7年,多处求诊无效。遏冷则泻,如坐冷凳子或进食冷物则腹泻立作。大便日行2~3次,稀散便,大便急而憋不住,但无后重感。无泡沫及黏冻,便前无明显腹痛,微感不适。纳可,睡眠欠佳,疲乏无力,上身比下身热,四肢发冷下肢尤甚。 有前列腺增生症,尿频欠畅。 体征:舌淡红,舌尖有红点,苔厚腻浊,手冷,脉滑数。 处方:乌梅20g,黄连5g,黄柏10g,党参15g,当归10g,细辛5g,肉桂10g,制附子10g,干姜10g,川椒5g。5剂。1弃0/日,水煎服。 2月16日复诊1剂/日,药后第3天开始病情渐轻,腹泻好转,1周后大便憋得住,2次/日,转干。体力上升,睡眠好转,尿频有时仍欠畅,纳可。舌淡暗质嫩,舌尖有红点,苔厚腻润,脉弦滑。四肢末端已暖和。原方续服7剂,隔日1剂。 案例讨论 学生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病的重要方剂,原书条文明言“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久利”是什么病? 老师“久利”之“久”指下利迁延,久而不愈。“利”指大便频次增加且大便性状明显改变,包含泄泻和痢疾。 学生乌梅丸所主的厥阴病、蛔厥、久利的病情通常是复杂的,乌梅丸的处方组成很特殊,有同道认为乌梅丸的处方配伍形式是治疗自身功能衰弱而又感受外邪的理想结构,开辟了寒热共用与补泻同施的先河,老师怎么看待乌梅丸的组成?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