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七上》录有《七发》,主要铺陈了听琴、饮食、车马、游观、田猎、观涛、奏方术之士等七事。七事之中,包括许多地方风物如“龙门之桐”“钟、岱之牡”“景夷之台”“激楚之结风”“郑卫之皓乐”“广陵之……涛”等的描写。这些风物以吴楚之地的为主,除“龙门之桐”“钟、岱之牡”“郑卫之皓乐”外,其他均出自吴楚。而“龙门之桐”“钟、岱之牡”“郑卫之皓乐”,非亲临其地亦可得见,或者由书记传说亦可得闻。楚地的“景夷之台”亦无凿实之貌,其描写并无楚地的个性特点。唯独“广陵之……涛”,其潮发的过程及观者的感受,非亲历者绝不会描摹得如此细腻传神。广陵为“吴王濞所都”(《后汉书·郡国志三》),作者一生虽然到过梁地、长安、弘农等地方,但从文章描写看,作者写《七发》的时候应尚未到梁地、长安等北方地区,因此,《七发》当是作者在吴地事吴王濞的时候创作的。根据史书记载,作者事吴王濞是从孝惠、高后开始的;因此,此赋的创作时间当在孝惠、高后执政之后。作者铺陈七事,据《七发》云,是为楚太子治病寻方。楚太子当指吴太子,即吴王濞太子。广陵本楚境,《史记·货殖传》云:“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为楚太子治病寻方,应是为吴王濞太子治病寻方。吴王濞太子,据史书记载,先后有两个,一个是《史记·吴王濞传》索引《楚汉春秋》所说的“吴太子名贤,字德明”,“孝文时,……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争道,不恭”,被皇太子所杀(《史记·吴王濞传》);一个是《资治通鉴》卷十六所云的“吴太子驹”,孝景前元三年兵败“亡走闽越”。枚乘是因为吴王濞以太子贤被杀怨生异心,谏而不听才离吴去梁的,所以为刘驹写《七发》的可能性不大;而刘贤“素骄”(《汉书·吴王濞传》),与赋文所写楚太子“往来游宴,纵恣于曲房隐间之中”的表现也甚相合。故《七发》当是为刘贤所写。既然是为刘贤所写,则此赋应作于孝文时刘贤被杀之前。综观这些情况,可以断定,《七发》的创作时间当在孝惠、高后至孝文时刘贤被杀之间。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