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从征引看《韩非子》中的君臣关系思想(3)

时间:2014-02-20 11:18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王素芳 点击:
三 《韩非子》的君臣关系思想是战国末期特定社会状况、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带有很强的时代特色。战国末期,封建宗法制已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臣子的来源由西周时代的宗法家族成员转化为没有血缘宗法关系的人。

  三

  《韩非子》的君臣关系思想是战国末期特定社会状况、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带有很强的时代特色。战国末期,封建宗法制已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臣子的来源由西周时代的宗法家族成员转化为没有血缘宗法关系的人。而且由于利益冲突的问题,“子弑其父者有,臣弑其君者存”,统治阶级内部经常出现争斗,“陪臣执国命”的情形屡见不鲜,诸侯公室大权傍落的趋势日甚一日,政权更迭频繁。这成为韩非子君臣关系问题思考的一个重要依据。在国际关系方面,诸侯国之间的征战日益激烈,“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攻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所以,这个时期战乱变化不定,各国之间的强弱变化不定,如何促进国家强盛成为各国共同的主题,而新兴的士人阶层在当时的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士人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当时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邦无定交,士无定主”,士人有很大的自主性,“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可见,此时士人的个体本位意识较强。韩非子作为士人阶层的一员,也带有士人的普遍心态,渴求被重用。但是至战国末期,经过多次的征战,秦国大一统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怎样来实现统一,统一后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理国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韩非子从法家的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君主专制的思想方针。君主专制必然要求臣下听从于君主,在大的政治理论基点统领下,韩非子力图达到君臣相得的和谐局面,而在二者发生矛盾时,则倾向于牺牲士人的利益来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这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周勋初.韩非子札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3]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刘向.校战国策书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顾炎武.日知录[M].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