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语文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学科之一。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主动参与。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无视学生的存在,学生是被动的受众。教师讲的许多内容,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全能够自己解决的;而学生真正不懂的问题,或是疑问,有困难的地方,教师却忽略了。课堂上很少有学生的活动,学生没有读写的时间,没有思考的机会。“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在座位上香甜地睡觉。”学生应有的自学能力没有得到锻炼。总之,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不是自主地学习,而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这样的教学缺乏生气,学生自然没有兴趣,更谈不上提高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素质了。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目标?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呢? 一、提高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的自主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前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减轻课堂教学压力,突出重点和难点,还能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抓好课前预习尤为重要。我的做法是精心设计预习题和阅读导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集中完成预习。教师及时巡视指导学生,从而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充分地结合,使教学有的放矢,以期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二、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合作精神,从而增强学生自主性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是实施语文教育的主阵地。在新课标教学理念下,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合作学习。我在这方面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把兴趣比喻成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例如,通过巧妙有趣的导入,使学生从上课伊始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如,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老师根据小组讨论中同学们的投入程度进行评价,从而引导同学们,让他们懂得参与的重要性。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语文学科的美。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