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投资是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的手段和方法,国内外有很多投资成功的先例,也有很多投资失败继而引发严重财务危机的典型案例。本文主要从投资的角度,阐述了投资和财务危机的关系,提出了避免投资失败引发财务危机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投资视角财务危机管理 投资是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前提,是发展生产的必要手段。适度的投资可以使企业在更宽范围与更深层次上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大大拓展发展空间,国外和国内很多大型和超大型的企业集团都是通过投资快速发展起来。基于投资对于企业发展的巨大作用和成功企业的示范效应,国内企业的投资热情日益高涨,投资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与之相伴的由投资风险引发的财务危机也随之而来。 一、投资引发财务危机的原因和途径分析 投资引发财务危机的原因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个方面: (一)宏观因素 1.对政治因素估计不足。企业投资后发生了战争、在国外的企业突然被外汇管制、被经济封锁、发生了国际争端和国际制裁等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跨国公司一般都有专门的团队或专业的咨询机构负责对被投资国的政治环境进行评估,但政治因素极其复杂,专业的政治环境评估也只能提供参考,而不能完全依赖。 2.对经济环境因素估计不足。经济环境恶化是导致企业投资失败、进而陷入财务危机的主要外因,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以前,世界经济蒸蒸日上,我国许多企业借助有利的市场环境,通过直接投资、股票上市、兼并重组等投资手段,迅速做大做强。但是,2008年的“次贷危机”重创了世界经济,之后发生的“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等使实体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再后来美日实行了“制造业回归”和贸易保护政策,使我国出口依赖型的企业大量停工和破产,这给企业投资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宏观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对企业个体而言,通常是前期不可预测,后期不可控制,企业只能选择承受而无法规避。 (二)微观因素 1.盲目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是一把双刃剑,适度多元化经营可以分散风险,但是行业跨度太大并且远离自己的专业特长,盲目进军不熟悉的领域和行业后,如果新业务与原主营业务无法产生协同效应,会使代理链条延长,使管理层次更加复杂、内部交易费用升高,会削弱企业原有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引发财务危机。比如史玉柱的巨人集团,从软件业盲目进军当时前景还不明朗的生物保健品、减肥食品业,同时不顾自身实力进军房地产业,其管理、技术、资金跟不上业务扩张的速度,使公司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最终破产。 2.盲目追求企业规模和市场。根据规模经济效益理论,在一定范围内企业规模扩大能够降低边际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同时,迅速扩大市场能够最大限度地压缩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提高竞争的门槛。但是郑州亚细亚的例子告诉我们,与规模和市场同步提升的还有经营管理能力和资金供应能力等,忽视市场环境变化和竞争对手的进步,忽视经营战略、经营方式、资本运营模式,忽视信息技术的及时采用和更新,当企业突遇市场需求变化,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
3.盲目投资金融工具。虚拟经济永远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持,为实体经济服务才是虚拟经济的本质属性。许多企业没有充分注意到虚拟经济的风险性,只是看到了高额回报,抱着投机的心理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金融市场特别是金融衍生品市场里,结果导致严重的财务危机。2008年以前,美国和日本都致力于把本国打造成虚拟经济和服务经济大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才意识到实体经济才是根本,两个国家近年来的“制造业回归”很好地诠释了金融工具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企业长期缺乏金融管理人才,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动态关联关系理解不深,更缺少实际操作金融工具的经验,投资金融产品需要更加谨慎。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