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信息化的今天,学校教育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是固守田园,还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脚步?这一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实践中并不容易得到回答。尤其面对高中学校而言,运用信息技术常常被认为是作秀;而说到教学质量,往往认为它起到的是掣肘、制约,甚至是负面作用。因此,许多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给人的感觉总是羞羞答答,放不开手脚。哈尔滨市阿城区龙涤中学本着“不让教师落伍,不让学生落后”的思想,追寻科技的脚步,与时代共进,跳出了这一观念的桎梏,坚信信息技术在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诸多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为此,学校一直坚持加强信息技术建设,特别是致力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入融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区域内起到了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在阿城区乃至哈尔滨市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一直为黑龙江省信息技术教育甲级实验校。 持续加大投入,加强硬件基础建设 硬件建设是基础、是前提,必须要舍得投入。早在1989年和1990年,学校就建成了阿城区首家专业语音室和微机室,最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1992年,又在阿城区率先引入校长办公系统。2002年接入互联网,将信息技术用于学校管理。 2007年,随着黑龙江省高中课改的启动,学校积极筹建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自筹资金50多万元,为全校42个班级配备了高规格的投影机,建成了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之后又陆续更新了高中微机室的计算机;在多功能教室增设了主控台,使其功能更加完备;资助全体任课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做到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用于办公和教学。2013年6月,学校又投入30多万元,为每个班级及多功能教室、微机室配备了红外感应电子白板,为班级配备了高配置主机,完成了硬件设备的升级。 优良的硬件设施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办公和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加强技能培训与使用管理 1.加强教师技能培训 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操作。由教育技术室教师就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操作过程与方法进行专题讲座,该讲座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并且在应用初期协助教师做相关问题的处理和个别指导。培训的目标是所有教师都能自己完成操作,且做到使用顺畅,使用规范,保证安全。 课件制作。由信息组教师进行PPT、Flash课件及电子白板的使用培训。同时,教师也在实践中通过下载、修改课件,教师之间相互帮助,提高课件制作水平。绝大多数教师可自制课件,熟练使用电子白板,基本可以满足教学需求。 2.使用管理 如何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便利且处于良好状态,是使用管理的一个基本方面。为此,学校每个班级设一名学生管理员,经培训后专门负责本班多媒体系统的管理和使用。学校制定了《班级多媒体使用管理制度》等系列管理制度,明确了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学生管理员各自的行为权限,规范操作要求,规定对常见事故的处理和相关事故责任、赔偿办法。 学校规定教师信息技术使用率不少于课时量的10%。教学处统一下发了《班级电教记录本》,由班级管理员填写,随堂就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做记载。教学处每月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计入当月教师工作量工资。 探索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最主要的应用是在课堂上,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其价值最重要的体现。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双方构成、充分体现了心智活动和情感交流,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统一体。信息技术虽然有其自身优势,但又不是绝对的、万能的。因此,信息技术使用所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当用则用,应有利于教学。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