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识可以帮助人了解历史,洞察未来,掌握世界发展的规律,于是,拥有知识的知识分子就会成为时代的先驱,走在世界的前列,离开了时代的队伍,心灵上的孤独感就相伴而生。对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心目中的感情,尤其是爱情是十分完美的,但完美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知识分子的爱情往往就成为一场悲剧,而受传统贤德标准影响下女性,往往成为爱情悲剧的主角。孤独中的知识分子随着现实生活中完美感情生活梦想的破灭,精神领域愈加孤独与哀伤,有一部分知识分子通过自杀的方式来寻求解脱,古有屈原,近有王国维、顾城、海子等,而这些人往往是文化的精英。 关键词:知识分子 作者简介:陈会丽(1971-),女,硕士研究生,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3-0-01 一、知识分子形象心灵深处的孤独 1.心灵上的孤独是知识分子的专利。“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露头椽子先烂”等等千古流传的俗语更加深了知识分子孤独者的悲剧性。按鲁迅的话说就是“狂人”,就是“疯子”。从苏格拉底到尼采,都是最典型的孤独者和先驱者。尼采认为社会抛弃了他,他也抛弃了社会,他说他的书是为下个世纪或下下个世纪的人而写的。他与群众分离开来,作品也透出一股深深的悲伤。 叶圣陶先生的小说《倪焕之》中的男主人公倪焕之的悲剧也是缘于孤独。《倪焕之》讲述一个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期间的小学教员倪焕之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迁。他曾经进行教育改革实验,但在旧势力的阻挠下失败了;他希望在事业基础上建立理想家庭,但妻子沉溺于家务变成了一个旧式家庭妇女;他一度参加大革命,革命失败后在苦闷中死去。小说人物形象很有典型意义,是五四以来颇有影响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倪焕之只有二十多岁时准备好好干上一场,雄心勃勃地想在事业和爱情上取得成功,想建立一个纯粹的、艺术化的家庭。想让学生早一点接触社会,就进行教学改革:在校园里办报纸,办工厂,但这些理想的实施却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挠。土豪劣绅、各方面旧的习俗,朝他压迫过来,学生家长不愿再让学生入校,一些坚持下来的学生毕业以后跟其他毕业生没有什么两样,社会是个大染缸,谁也逃避不了。他的教学改革失败了,而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他没有真正认识自我,没有认识到自身所处的环境,没有认识到社会的基本特点。 在爱情方面,倪焕之遇到一个从师范毕业的女老师,二人很谈得来,可以说是志同道合,但结婚几个月后,却发现自己得到了一个妻子,却失去了一个同志,失去了一个爱人。慢慢地,他对家庭也失去了信心。最终,他认识到婚姻绝不等于爱情。婚姻比爱情要有更多的内容,不仅仅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小孩子的问题,倪焕之以爱情的标准来要求婚姻,他注定是要失败的。他临死之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希望一个个破灭了,认识到自己无论如何是脱离不了社会的。由这位教师的人生故事我们反思到,认识自己比认识世界、认识别人要艰巨得多。 2.孤独是一个知识分子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大凡有大成就者,无不经历孤独。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孤独未尝不是一种精神享受——孤独可以使一个人享受人生,品味生活的滋味,享受大自然的抚慰,也只有在孤独之中,才能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发展自己。如果能把握自己,就等于把握了世界。自我反省一下,一个人在某种程度上的提高,都是在孤独的状况下掌握的。尤其是女性,更应学会掌握孤独,掌握自己。 受传统“三从四德”观念的影响,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往往将爱情看作自己的全部,“女为悦己者容”,刘兰芝不能与焦仲卿厮守而轻生;杜十娘丧失了爱情就自尽;众多的贞妇烈女则抱着一纸牌位了却终生……,而男性往往将爱情看作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士为知己者死”,他们心中更多的是朋友,是事业,是社会。许多女知识分子认为为自己的心上人洗袜子可以增添感情,但事实上却相反,这样会成为男子离开她的理由,拒绝平庸,在卿卿我我中,并不能享受爱情的全部,还不如保持适当的孤独去享受人生。 二、知识分子形象的爱情特征 对追求完美感情生活的知识分子来讲,爱情往往是一场悲剧。因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给爱情带上许多附加条件,从而给本质的爱情蒙上了外衣,如昭君出塞,是为了和平这一政治目的。可以说,爱情悲剧的主角儿多是女性。生活之中,女的往往为男的放弃自己的专业、爱好乃至一切,而男的却有更为广阔的世界,不可能将爱情当做自己的一切,所以女的多谴责男的:忘恩负义,或云:痴心女子负心汉。其实,爱到极致,于爱、于被爱双方均是一种负担,一种束缚。男的为了自由,而不得不去打破枷锁。女性则在此时将自己推向极端,这种极端最典型的例子是杜十娘。 杜十娘当得知李甲将自己卖给孙富以后,怒沉百宝箱,跳江自杀。她不敢正视人生,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选择,她应该想一想象李甲这样的男人,值不值得为他去死。为什么古往今来负心汉多呢,因为男性只是将爱情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李甲对杜十娘的情并没有变,而是自身所处的环境逼迫着自己去思索,豪门贵族绝不会去接纳一个妓女。 现实生活中知识女性的悲剧很多,因爱情离不开柴米油盐,而现实生活中知识女性的理想爱情、理想伴侣太虚无缥缈,概率几乎为零,难免失望,所以,中国的知识女性单身贵族队伍越来越大。文革中,大学生备受蔑视,于是就嫁给工人、农民,得到社会、舆论的称赞,文革一结束,婚姻也就跟着结束了。因为婚姻毕竟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精神生活。一些比较明智的知识女性,坚持自己的初衷,决不勉强,所以说,婚姻介绍所里极少爱情。鲁迅在《伤逝》中讲:爱情必须时时更新、创造,如果感觉到更新、创造的喜悦,就能感觉到爱情的魅力。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