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强化并完善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 第一,需要在规范层面考虑协商性、民主性、公开性程序包括哪些环节和内容,特别是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考虑民主程序,让公众广泛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决策过程;第二,需对照当前公共政策各类程序执行状况,寻找公共政策程序落实的问题、不足与差距,扩充政策制定程序并从严落实,保障协商性、民主性、公开性程序得到落实;第三,强化公共政策制定者程序意识,充分认识到公共政策制定的高投入与长时间,能有效减少政策制定的漏洞与政策执行的阻滞因素;第四,建立公共政策内部与外部协调机制,为避免各种形态或层次政策冲突,有必要建立、健全公共政策制定者之间的政策协调机制,以便在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做好协调工作。 (五)基于公众本位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 在制定公共政策时,要摆脱部门利益、地方利益、个人利益藩篱,真正做到基于公众本位设计政策内容、程序和措施等。无论是公共政策权利、资源还是公共政策问题、目标,公共政策应坚持以公共利益为根本价值取向,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目标使命。要注意到站在群众的角度多思考,多倾听群众的呼声,多满足群众的意愿,多为群众谋福利才是公共政策的根本。要将满足人民群众利益、保护人民群众利益、发展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公共政策最基本原则,在进行政策内容设计时,应最大程度惠及和保障公众利益,在考虑政策操作时,应最大限度方便公众办理或执行。 参考文献 1.王冰,张晓莲.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测度—基于武汉市交通拥堵治理政策的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3(6) 2.周健,齐卫平.论社会转型期公共政策公共性偏离及矫正[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6) 3.江明生.政策制定过程的对话与交流[J].行政论坛,2007(4) 4.蒋健.论政策民主实现的途径[J].理论学刊,2003(2) 5.袁明旭.公共政策冲突:内涵、表现及其效应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 6.邹东升,陈达.公共政策执行困境的解决之道:宏观逻辑与微观机制的统一[J].探索,2007(2) 7.顾坤锋.中国民主政治的新视角—政策民主[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8.邹仰松.论公共政策冲突与化解[J].岭南学刊,2008(5) 9.沈婧.论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价值与路径选择[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9) 10.魏依娜.论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公共政策的人本化走向[J].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