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山东省发展机采棉的前景与对策(2)

时间:2014-02-12 17:05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陈雪梅 张晓洁 点击:
山东棉花生产主要分布在鲁西南、鲁北、鲁西北平原地区。位于鲁北棉区的黄河三角洲滨海地区,地处黄河入海口,每年淤沙造陆20km2之多,是世界上新生土地资源最快的地区。盐碱旱薄是黄河三角洲地区部分耕地的主要特征

  山东棉花生产主要分布在鲁西南、鲁北、鲁西北平原地区。位于鲁北棉区的黄河三角洲滨海地区,地处黄河入海口,每年淤沙造陆20km2之多,是世界上新生土地资源最快的地区。“盐碱旱薄”是黄河三角洲地区部分耕地的主要特征。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2.2℃,≥10℃积温4200℃,无霜期206d,年日照时数2600h以上;耕地盐渍化程度高,土壤含盐量一般在0.3%~2.0%,盐分以Na+、Cl-为主;地下水位一般在2~5m,地下水矿化度多在2g/ml以上,一般浅层地下水不能灌溉,因而淡水资源短缺,自然降水仅可维持耐旱作物的中低产水平的需要。

  相对于其他作物,棉花是一种耐盐碱、耐干旱、耐瘠薄能力较强的大田经济作物,所以棉花是黄河三角洲滨海地区农民的首选经济作物。目前黄河三角洲棉区主要包括东营市、滨州市以及潍坊、德州市的部分县区,常年植棉面积33×104hm2,占全省棉花面积的50%。特殊的地理条件也使得该区人少耕地多,仅东营市6.7hm2以上成方连片的植棉农户就有300多家,随着农村植棉合作社的增加,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逐渐提高,目前基本实现了播种一体化、管理轻简化、施肥打药机械化的棉花生产模式。黄河三角洲滨海地区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生产方式已为该区机采棉的发展提供了合适的条件。

  2.2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机采棉,各方积极性比较高

  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的基本条件,文件特别提到要着力解决棉花机械采收难题。2012年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全省主要产棉区特别是黄河三角洲棉区,均把发展棉花生产机械化提上日程,各级政府及植棉专业户实现棉花机收的积极性非常高涨。

  2.3新疆为山东发展机采棉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疆建设兵团基本摸索出机采棉生产、加工的一整套模式。从适宜机采棉特殊要求的棉花品种的筛选到基本种植方式,从简化栽培管理技术到催熟落叶剂的使用,以及采收后棉花的打包、清理、加工等各个环节,都基本整合到位。黄河流域棉区在借鉴新疆经验基础上开展试点,取得了初步试验数据,可为山东发展机采棉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2.4采棉机械国产化有了良好进展

  迄今为止,我国生产中采用的采棉机械主要是来自美国的约翰迪尔公司、凯斯国际公司。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采棉机研究,研制出气吸和气吸振动式采棉机,并在新疆仿制建设了机采籽棉清理加工试验车间[12]。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国产采棉机械现已取得很大进展。贵州平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生产的自走式采棉机在新疆应用较多。贵航农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农机化研究院、山东天鹅棉机有限公司等单位也都研制或生产成功采棉机,并投入生产试用。到2011年底,新疆建设兵团已拥有采棉机1007台,建成130条机采棉清理加工线,其中半数以上实现了国产化。根据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植棉特点,2~3行自走式采棉机比较适宜。

  2.5在机采棉配套品种和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技术储备

  山东省推广的棉花品种已形成不同系列,分别适合不同生态区的植棉需要。针对黄河三角洲的生态自然条件和规模化种植方式,已育出系列较适宜品种,并研究出与之相适应的简化栽培技术。如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培育成功“鲁棉研”系列转基因抗虫棉品种30多个,具有丰产、抗逆、优质等多方面优势,机采棉品种不但要求具备以上优势,而且具有株型紧凑、早熟、抗倒伏、吐絮畅且含絮力强、第一果枝节位高等特点。“鲁棉研”系列品种的育成以及大量征集筛选的适于机采棉应用的优异种质资源材料,为山东机采棉品种的筛选和培育奠定了较好基础。

  机采棉的推广应用不但在品种上要有所突破,也要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栽培生产技术,以适应采棉机械的使用,达到农机农艺配套。采棉机一般要求等行距种植、株高控制在60~80cm,第一果枝节位高15cm以上,吐絮集中,棉叶脱落干净,机械采净率高等。目前,经过多年研究,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已研究出精量播种、轻简化生产技术体系和滨海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初步完成机采棉生产技术的基础研究,为今后发展机采棉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储备。

  3山东发展机采棉面临的问题

  虽然机采棉在新疆等地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实现棉花机采并不仅仅是棉花采摘一个环节的问题,而是从棉花品种、田间管理、催熟脱叶、采收、打包储运、清理加工一直到下游棉纺业,涉及到整个棉花产业链的一场革命。目前,从新疆的发展经验来看,新的机采棉产业链各个环节还非常不成熟、不完备,存在很多难题亟需解决。

  3.1缺乏优良的机采棉品种

  机采需要重点选择早熟、衣分高、株型通透、果枝始节位高、吐絮集中、含絮较好、抗倒伏、纤维品质优的棉花品种。当前棉花生产中应用的品种虽然通过专项栽培、化学调控等措施可以达到适合机采的要求,但是熟相偏晚、成铃不集中、含絮力差、始节位低等仍是棉花机械采收的不利因素。目前针对机采棉的育种进展不大,既具备以上基本的机采性状、又高抗高产的优良品种尚未出现。新疆种植的机采棉品种就存在多、乱、杂的情况,造成机采棉含杂高、采净率低、落地花多。通过今年山东省的试验发现,目前种植的棉花存在烂铃多、吐絮不集中、采净率低、产量及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适宜机采棉要求的品种较少。

  3.2农机与农艺尚未完全配套

  新疆机采棉是按照“密矮简”(密度大、植株矮、管理简化)模式种植和管理,通过科学化控、适时打顶、科学运筹肥水、合理配置株行距,使棉花株高适中、结铃性好、吐絮集中,从而提高机采棉的采净率。从目前山东试点情况看,栽培管理技术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研究改进。一是密度过高,有的地块666.7m2达到8000株以上,不仅导致烂铃和脱落加重,也造成棉花贪青晚熟;二是化控技术掌握不到位,棉株徒长,棉田郁闭,通风透光性差,铃病加重,烂铃增加,降低了产量,影响了采净率;三是棉花播种行距与采棉机规格不匹配,目前山东多数棉田为节约地膜,播种行距多采用大小行,而机采棉多要求等行距,致使机采时易增加撞落棉和挂枝棉数量,影响机采棉产量;四是棉花含杂率高,主要是脱叶催熟剂施用时间及剂量不易把握,脱叶不彻底。另外还有地膜处理不当、棉花成熟度不一等原因。

  3.3采棉机械及后续储运加工配套设施与实际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我国机采棉技术发展较晚,采棉机仍主要是模仿国外现有机械研制和生产,缺少针对包括山东在内的黄淮海棉区生产方式的采棉机的研制。机采棉配套清理加工和运输技术还不够成熟。另外,山东虽已引进了首条机采棉加工生产线,但针对机采棉含杂率高于手采棉的现象,在籽清、皮清、加湿和烘干等关键环节的掌握上仍不到位,存在过度烘干、过度加湿、清理不净、棉结和短纤维含量较高等问题,并最终降低棉花纤维品质。脱叶剂的施用效果关系着机采棉质量的好坏,山东脱叶剂的喷施还主要依靠传统的喷雾设备,致使药剂喷不透、喷不均,从而影响棉株下部叶片的脱落效果。

  3.4当前山东棉花生产方式尚不适合机采棉

  近年来,新疆发展机采棉最成功的主要是建设兵团,其中主要经验之一就是采用“六统一”的种植模式,即:统一品种、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田管、统一采收、统一交售,这样才能够保证达到棉花大规模机采所要求的集中成熟、吐絮等条件。在新疆建设兵团以外的棉花种植地区,由于种植品种不一、地块耕作规格不同等原因,机采棉一直难以大面积推广。直到最近几年,新疆各地政府大力推动机采棉发展,借鉴建设兵团“六统一”经验,在各类合作社内组织棉农开展统一生产,才取得一定进展。山东棉区主要采取以家庭或小范围合作社为主的经营模式,各家各户棉花品种不一、棉田规格不一、管理不一,难以达到棉花机采的条件。

  3.5机采棉在经济效益上还差强人意

  当前机械采棉每666.7m2成本价约在280元左右,比人工采棉效率高、价格低。但由于机械采摘对棉花有一定的损害,纤维长度、强度、光洁度等方面都受到一定影响,机采的棉花品级一般要比普通手工采摘的品级下降1~2级,每吨棉花售价平均降低600元左右,而且许多棉纺企业不愿意收购使用,使得机采棉在经济效益上存在一定风险。

  4山东发展机采棉的建议

  机械采收是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必然趋势。针对山东发展机采棉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4.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给予综合项目支持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