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 ②乙同学认为虽然收集的气体是一氧化氮,但并不能说明反应中一定生成一氧化氮。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③丙同学采用如图Ⅱ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证明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该同学的步骤如下表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丙同学的实验存在什么缺陷?你认为应如何改进? 上述两图均为铜片与稀硝酸反应的装置。图1为“观察与思考”栏目铜片与稀硝酸反应的装置,图2为“练习与实践”栏目中所给铜片与稀硝酸反应的两套装置。 习题中的问题设置不仅使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改进装置的方法。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对比会发现各套装置的优缺点及侧重验证的性质。从而为以后改进实验装置提供参考,掌握改进思想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问题①的设置,巧妙地加强习题与前文的联系,装置Ⅰ与“观察与思考”栏目铜片与稀硝酸反应的装置有很大的相似度,引导学生对比发现装置的优缺点,同时使基础知识顺利地迁移到本题中来,初步渗透装置改进的内容和特点。 问题②从表面上看仅仅是考察一氧化氮的氧化性,其实质在于引导学生发现改进实验装置的必要性和出发点。本实验中,要证明反应生成气体是一氧化氮就必须使反应装置隔绝空气,从而引导学生选择改进实验装置的侧重点。 问题③通过及时解决问题②所提到的疑问,学生在情感上获得改进装置的奇妙感,从而激发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实验装置的改进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装置Ⅱ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从未或很少接触到,这也为学生以后改进装置提供依据,渗透装置选择和改进的思维,掌握一些实验装置改进的关键点。 本习题最后问题④要求学生自己从环保的角度改进一套装置,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体现实验装置的简易化、绿色化原则。 总之,教材安排突出装置改进的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认识到装置改进的必要性和关键点,而且更注重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自己动手改进装置。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体会装置选择和改进的方法,发展创造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考试大纲[Z].2010 [2]王后雄,黄郁郁.新课程天地人教版化学新课标教科书新增实验的要素分析[J].化学教育,2007,(4):13-16 [3]陈耀亭等编著.中学化学教学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16 [4]胡红杏.高中化学实验设计教学及策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29 [5]张克龙,苏香妹.借助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4,(3):15-17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