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文化自觉(3)

时间:2014-02-11 14:31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任敏 点击:
(二)处理中外文化关系中的自觉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先进文化思想开始冲击中国传统文化阵地,与其他同时代人一样,毛泽东也面临着文化上的体认、评价和选择的现实问题,对中外文化关系的思考纵贯毛泽东的一生。然而

  (二)处理中外文化关系中的自觉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先进文化思想开始冲击中国传统文化阵地,与其他同时代人一样,毛泽东也面临着文化上的体认、评价和选择的现实问题,对中外文化关系的思考纵贯毛泽东的一生。然而,毛泽东对中外文化关系的认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觉醒过程,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本文着重探讨毛泽东在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后对中外文化关系的认识。

  以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后近二十年的革命文化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对党内错误思想的批判为基础,以1940年代的《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为标志,党的文化理论愈显成熟之势。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思想工具,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认识也愈发理性和深入: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的先进性代表,“其本土化的成功与否是对其先进性的验证。”[5]105毛泽东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公式进行主观随意地套用,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条件地“继承中国过去的思想和接受外来思想”,赋之以中国特色,并“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6]192二是以“批判继承”和创造性转换为总体思路;毛泽东以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自觉,肯定了中外文化思想的价值,他认为:“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外国思想的价值。”[6]191对于历史遗产应当承继,但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进行学习和总结,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族性精华;对于外国进步文化,则应大量吸收,“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材料”,但又坚决反对“全盘西化”。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这标志着毛泽东把批判继承这一针对文化问题提出的基本原则扩展到了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从某种程度上验证和认可了这一原则科学性。1964年,毛泽东关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批示,是毛泽东就如何处理中外文化关系这一问题的总结性回答,显示出其关于对待中外文化态度的思考的成熟,即传统文化要进行现代式转换,外国文化要进行中国式转换,而如何“用”?如何进行“转换”呢?这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加以批判和总结。三是以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为基本结论和主张;所谓“民族的”文化,实质上是革命的民族文化,其革命性在于对帝国主义文化的反动,而其民族性也并非拒斥一切外来文化。它在吸纳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同时向前发展,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而就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问题看,毛泽东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并“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1]707体现出来。所谓“科学的”,在于用实事求是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主张反动一切封建迷信思想。然而,其科学性并非意味着对中国封建社会创造的古代文化的全面否定,而是主张尊重历史,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文化同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文化区分开来,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所谓“大众的”,在于新文化的民主性,这种兼收中西文化精华的新文化应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1]708

  四、结语

  文化自觉仅是研究毛泽东文化理论的一个角度,限于一隅难免偏颇,但却不失为毛泽东文化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理论生长点,为我们科学认识毛泽东文化理论、构建毛泽东文化理论体系提供学术资源;为加强我国在新时期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提供思想支撑。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冯虞章.毛泽东文化思想及其现实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5):5-13.

  [3]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J].红旗文稿,2010,(15):4-8.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黄力之.历史实践与当代问题——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