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活动的氛围非常热烈。这是因为:首先,学生第一次和班主任一起学习英语,感到既新奇又有趣。其次,学生对班主任的私生活很好奇。当我问:“Doesshelikeshopping?”我听到学生窃窃私语:“女人都喜欢购物,魏老师肯定也喜欢。”可是魏老师却出人意料地回答:“No,Idon’t.”一大批学生怏怏坐下。当我问道:“Doesshelikewearingdresses?”学生悄悄讨论:“平时好像没看见魏老师穿裙子呢,魏老师肯定不喜欢穿裙子。”没想到魏老师答道:“Yes,Ido.Butlook!mylegsarefat,so...”学生哄堂大笑,觉得和老师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最后站着的学生喜不自胜,觉得特有成就感。这个活动非常自然地解决了平时语法讲解中一个令人头痛的难题——在疑问句中,第三人称单数一般现在时助动词用does。学生在聆听老师的问话时发现了规律:凡是问对方情况的就说“Doyou...?”而谈论另外一个人时do就变成了does,所以在实际对话中就不会混淆了。 我相信,看似枯燥的语法理论一定有其生活来源,如果我们善于将它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语言,我们的教学效果一定能大大提高。 提高听力训练效果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经常会损失或者出现变异,造成“道听途说”。那么,“道听途说”过来的信息到底丢失或者改变了多少呢?在诺丁汉大学,导师让我们做了一个叫作“交换故事”的活动来仔细体会。 导师将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分为4人一组,分别编号为A、B、C、D。A编号老师阅读A故事Girlhadbulletinherscalp,B编号老师阅读B故事Gettingthewindup,C编号老师阅读C故事Headcase,D编号老师阅读D故事Theworsebankrobbers。读完后,大家开始轮流讲故事。 第1轮:A编号老师把故事A(Girlhadbulletinherscalp)告诉B编号老师。 C编号老师把故事C(Headcase)告诉D编号老师。 第2轮:B编号老师把故事A(Girlhadbulletinherscalp)告诉C编号老师。 D编号老师把故事C(Headcase)告诉A编号老师。 第3轮:C编号老师把故事A(Girlhadbulletinherscalp)告诉D编号老师。 A编号老师把故事C(Headcase)告诉B编号老师。 第4轮:B编号老师把故事B(Get-tingthewindup)告诉A编号老师。 D编号老师把故事D(Theworsebankrobbers)告诉A编号老师。 第5轮:A编号老师把故事B(Get-tingthewindup)告诉D编号老师。 C编号老师把故事D(Theworsebankrobbers)告诉B编号老师。 第6轮:D编号老师把故事B(Get-tingthewindup)告诉C编号老师。 B编号老师把故事D(Theworsebankrobbers)告诉A编号老师。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