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家庭教养方式不良 有教育专家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四类,分别是专制型、放任型、溺爱型、民主型。司法实践大量案例表明,前三种教育方式和青少年暴力犯罪关系密切。值得注意的是,家长暴力也会使孩子一起学会使用暴力,或形成在表面老实、背后却放纵言行不一的性格,最后可能走向极端。 2.3学校原因 当今大部分学校仍将学校重心放在"升学率"上,大量精力投入到各种考试上,忽略了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学校很少关注学生们心灵的成长,当学生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心理困惑时,老师及学校并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导致一些学生选择极端的方式对待。 2.4社会原因 社会文化环境的渲染和毒害。社会监管力度不够,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充满暴力的书刊或者影像制品不断流入社会,青少年不加过滤地接受它们的毒害。这不仅起到了消极的示范作用,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也造成了很大的误导。另外,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打击不力,也是青少年暴力犯罪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3如何防御青少年暴力犯罪 3.1家庭教育乃预防暴力犯罪的重中之重 父母是孩子首任的老师,父母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当孩子出现情绪、心理上的困扰时,家长应表示理解并耐心引导,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做孩子最知心的朋友。父母教育是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最重要的一环,这样才能将诱发犯罪的根源性因素消除于无形。 3.2学校是预防暴力犯罪的中流砥柱 学校的作用仅次于家庭,学校老师应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多进行沟通,用自己的爱去温暖孩子心灵上的伤痕。学校也应多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和一些调节方法。 3.3净化社会 完善健全法制,打击社会上的暴力犯罪,起到警示作用。强化文化市场管理,规范产品内容,加强对各种有害讯息的检测和封堵能力,及时过滤不适合青少年的内容及思想。 参考文献 [1]梅传强,王敏.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03. [2]康树华.犯罪学通论[M].北京:北大出版社,2002. [3]陈卫东,陈云凡.我国8省市青少年犯罪状况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9(2). [4]闲散青少年易犯罪[N].都市女报,2002-11-18.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