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现状、原因及思考(2)

时间:2014-01-23 14:06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王纯纯 点击:
2.2.2家庭教养方式不良 有教育专家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四类,分别是专制型、放任型、溺爱型、民主型。司法实践大量案例表明,前三种教育方式和青少年暴力犯罪关系密切。值得注意的是,家长暴力也会使孩子一起学会使

  2.2.2家庭教养方式不良
  有教育专家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四类,分别是专制型、放任型、溺爱型、民主型。司法实践大量案例表明,前三种教育方式和青少年暴力犯罪关系密切。值得注意的是,家长暴力也会使孩子一起学会使用暴力,或形成在表面老实、背后却放纵言行不一的性格,最后可能走向极端。
  2.3学校原因
  当今大部分学校仍将学校重心放在"升学率"上,大量精力投入到各种考试上,忽略了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学校很少关注学生们心灵的成长,当学生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心理困惑时,老师及学校并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导致一些学生选择极端的方式对待。
  2.4社会原因
  社会文化环境的渲染和毒害。社会监管力度不够,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充满暴力的书刊或者影像制品不断流入社会,青少年不加过滤地接受它们的毒害。这不仅起到了消极的示范作用,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也造成了很大的误导。另外,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打击不力,也是青少年暴力犯罪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3如何防御青少年暴力犯罪
  3.1家庭教育乃预防暴力犯罪的重中之重
  父母是孩子首任的老师,父母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当孩子出现情绪、心理上的困扰时,家长应表示理解并耐心引导,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做孩子最知心的朋友。父母教育是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最重要的一环,这样才能将诱发犯罪的根源性因素消除于无形。
  3.2学校是预防暴力犯罪的中流砥柱
  学校的作用仅次于家庭,学校老师应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多进行沟通,用自己的爱去温暖孩子心灵上的伤痕。学校也应多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和一些调节方法。
  3.3净化社会
  完善健全法制,打击社会上的暴力犯罪,起到警示作用。强化文化市场管理,规范产品内容,加强对各种有害讯息的检测和封堵能力,及时过滤不适合青少年的内容及思想。
  参考文献
  [1]梅传强,王敏.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03.
  [2]康树华.犯罪学通论[M].北京:北大出版社,2002.
  [3]陈卫东,陈云凡.我国8省市青少年犯罪状况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9(2).
  [4]闲散青少年易犯罪[N].都市女报,2002-11-18.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