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论池莉小说的地域文化呈现(2)

时间:2014-01-23 14:52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曾李 点击:
除了小吃名,还有一些武汉特色菜肴名,小说中对特色饮食的叙述颇具地方特色,如:她们煨了排骨藕汤,卤了一罐子猪肚子牛肉鸡蛋什么的,烧了时令菜八宝香酥鸭,清蒸了鳊鱼,炒了武汉家常小菜,如:茼蒿,霉千张之类

  除了小吃名,还有一些武汉特色菜肴名,小说中对特色饮食的叙述颇具地方特色,如:“她们煨了排骨藕汤,卤了一罐子猪肚子牛肉鸡蛋什么的,烧了时令菜八宝香酥鸭,清蒸了鳊鱼,炒了武汉家常小菜,如:茼蒿,霉千张之类。”“他们点的凉菜是凉拌泥篙,凉拌田螺,糖醋藕片,红油虾球;热菜是爆炒鸭杂,红烧鱼籽豆腐,白椒猪血,臭干子煲,干煸刁子鱼,紫菜苔炒腊肉;蒸菜是沔阳三蒸:粉蒸带皮腿肉,粉蒸青鱼肚膛和粉蒸茼蒿:汤是砂锅炖的腾汤,腾汤里面是一定要炖进枸杞,红枣,党参和米粉的。”琳琅满目的武汉美食让读者目不暇接,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透过这些特色菜名池莉传达出了丰富的汉味饮食文化,使小说充满地道的生活滋味。

  三、方言符号呈现

  武汉方言属于官话方言分支西南官话武天片。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人物话语中武汉方言词汇与句式的运用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活和富于个性,令小说有股别样的楚汉韵味。武汉方言是武汉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汉派小说”中武汉方言的运用也从侧面彰显了武汉文化的魅力。从词性上看,池莉小说中的方言词语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池莉小说中的方言名词以称谓名词为主,用于指称故事中的人物。其中一类主要出现在小说人物之间的对话里,用于交谈一方称呼对方,为人物关系的构建起到了一定作用。例如《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描绘的是一幅酷暑下武汉普通小市民的日常生活图景,小说伴随一声“喂。猫子。给支体温表”开场。“猫子”本指动物,这里是小说中的人物们对主人公郑志恒的昵称,生动形象。武汉方言中动物名词加上“子”后缀这一构词方式使表达更具亲切感,类似的表达还有“狗子”、“猪子”、“羊子”等。武汉方言里“嫂子”的意思比普通话中“嫂子”的含义更宽泛,除了指“哥哥的妻子”以外,还可用于泛称年纪不大的已婚妇女。这种亲属称谓在方言里的泛称化可以拉近说话人彼此间的距离。“拐子”是江湖黑话中老大的代称。《太阳出世》中前女友洪丽丽将赵胜才称呼为“拐子”,“拐子”从指老大延伸出称呼兄长,反映了这两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你以为你是谁》中很好地解释了“拐子”的涵义,“用普通话解释,‘拐子’与‘哥们’相近,但武汉市所谓的‘拐子’含有老大的意思,匪气十足”。“伙计”也是武汉人口语中常用的一种称呼。《烦恼人生》中印家厚在副食品商店得知酒价后对售货员感叹一句:“伙计,你这酒吓人。”《太阳出世》里对方迎亲队伍的年轻人找赵胜天单挑时冲着他也是一句:“伙计,我们到边上去玩玩怎么样?”《你以为你是谁》中陆建设与赌牌的李浩淼及围观的众人之间都互称“伙计”。武汉人称呼“妈妈”为“姆妈”,显示出对母亲一种特别的情结,也很亲切传神。《太阳出世》中李小兰的女儿朝阳“二十六天十分清楚地叫了‘姆妈’”,《她的城》中蜜姐把婆婆也称作“姆妈”。

  另一类方言名词在小说中主要用于指称人物的特性,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武汉话中“男将”指“男人”或“丈夫”,对称的说法有“女将”指“女人”或“妻子”。例如:“猫子真是个好男将哦,又体贴人又勤快,又不赌不嫖。”武汉人称年轻的女孩子为“姑娘伢”或“女伢”。称男孩子为“儿子伢”或“男伢”,称小孩子为“小伢”,对晚辈年轻人也可直接称“伢”,有小称意味。给人一种亲昵喜爱的感觉。例如《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中街坊们称呼猫子为“忠厚的男伢”,燕华为“姑娘伢”。武汉方言里的“乔子”指“搭档、协作的人”,含有贬义,有合伙行骗的意味。《你以为你是谁》中陆武桥对众人说:“你们怎么能够相信他们呢?他们是一对‘桥子’,扎伙骗钱呢!”小说中使用的是“桥子”,而根据《武汉方言词典》应写作“乔子”。武汉方言里的“板眼”指办法、主意、花样、结果、道理等,例如:“刘板眼之所以被取绰号板眼,就是因为他有能耐有本事,心眼活眼头亮嘴巴甜啊!”这里用来作为小说中人物的绰号,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池莉在运用这些方言词时,有时会在上下文中对这一方言词进行一定的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姐你早》中用“扁担”这一工具来指称挑担的人。这些本来指称事物的方言名词有时用来称谓人物,突出人物特点。“麻木”指三轮车。“麻木”本来指爱喝酒的人,最早有“酒麻木”之说,早期的人力三轮车师傅摇头晃脑的样子很像饮酒之后,因此“麻木”用来指这类人,也进而指他们所用的工具。这类武汉方言里的普通名词指的是武汉当地的特有之物,为小说增添了不少色彩和趣味。赵胜天结婚雇用了20辆“麻木的士”来迎亲,场面的描写反映了武汉的婚嫁风俗。武汉方言里一些以往的说法随着对应事物的消亡以及使用范围的缩减而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武汉方言中的核心词汇和精髓用法依旧得以广泛流传。

  第二,方言动词的使用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例如:“猫子说:‘不晓得谁。’”武汉方言“晓得”的意思是“知道”,“不晓得”也即“不知道”;表示疑问的表达为“晓不晓得”。“有得”也就是“没有”的意思,表示否定,在武汉方言里适用范围广,也记作“冒得”。

  另一类动词反映出了武汉人的精神品质,如“掉底子”比喻揭露内情、底细,含有“丢人现眼”的贬损意味。如赵胜天的母亲在听说儿媳生了个女儿后受不住。“一屁股塌在妇产科门口的楼梯上,两只手背不停地抹泪”,赵胜天这时便扶起母亲说:“走吧,别在这里掉底子了。”希望母亲不要在大众面前有损面子。“掉底子”传达的语义内涵丰富,反映出武汉人爱面子的精神内核。《小姐你早》中典型的武汉人亚咪在听说知识分子戚润物随便去哪剪头,脱口而出“你吓我”,“吓我”用来表示惊讶、不满、不以为然等,也有人当作无意的口头禅,体现了武汉人的泼辣与豪爽。

  第三,除了方言名词和动词,池莉小说中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词语。其中方言副词主要有“几”和“蛮”,例如:“猫子是个几好的伢”,“叶紫,其实我蛮喜欢你的”。武汉方言中“几、蛮”用于形容词或动词前表示程度高,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很、非常”,表示强调。方言形容词有“过瘾”、“幺”等。“过瘾”指人“有趣、有意思”;“幺”是小的意思,“老幺”指排行最小的弟弟或妹妹。《太阳出世》中赵胜才称呼弟弟赵胜天为“老幺”,《不谈爱情》中的“幺女儿”也就是指小女儿吉玲。池莉小说中的方言代词主要是人称代词和疑问代词,如《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中称呼“许师傅”为“您家”。“您家”属于第三人称尊称代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您”,代表武汉的敬称文化。武汉方言中的疑问代词“么事”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什么”,可用于陈述句、特指问句或反问句,用法灵活。“么样”也就是“怎么样”的意思,可以充当主语、宾语等句法成分,用在人物口语中显得简洁精练。例如:“你是个么事大人物,要告诉你?”燕华说:“么样脸色是好?”燕华对猫子的这些话语带有情侣间调侃的意味,显得幽默风趣。

  “唦”、“咧”是武汉方言里比较常用的句末语气助词。“唦”,《武汉方言词典》记作“煞”,可以表示肯定、辩解、催促、疑问、祈使等语气,也可以表示停顿。例如:“猜牌唦,赚钱的事啊。”“咧”使得话语的声调柔缓,例如:“李老师瞧着陆武桥西装袖子上的商标,见商标是一条小鳄鱼,便搭讪:哟。名牌咧。”

  池莉小说中的这些武汉方言词语多为方言口语。呈现了武汉方言的一个基本面貌,也涉及到了武汉方言各种词性的基本词汇。从侧面反映出了武汉的风土人情。除此之外,小说中还不乏一些特殊方言格式的运用,如“苕里苕气”、“流里流气”用来指人“苕(傻、不聪明)”、“流气(不正经)”等,都是武汉方言里比较特殊的重叠格式,文中使用四字结构,更符合小说叙述的节奏。

  四、地域文化呈现的美学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字传承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池莉小说中的地域文化通过地名、物名、人名等语言符号浮现出来,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池莉小说中地域文化的呈现使其有别于以往的写实主义小说,原始的地域环境和人文风情的无保留还原造成了池莉小说独特的审美特征。池莉用左拉式的自然主义创作手法,从零度情感态度出发去反映普通人原汁原味的日常生活,冷静客观地叙述生活的琐细,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写实主义的一种消解。地域文化的呈现成为其小说创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形成了池莉小说富于“汉味”的美学风格。文学作品中的方言能够帮助作家构筑一个地域化的小说世界。正是小说中这些方言词语的运用,使得池莉小说的生活气息浓厚,地域色彩鲜明,借助这一生活化的语言表达手法,池莉勾勒了一幅幅日常生活场景,也形成了她的小说叙事风格,使其作品成为汉派小说的典型代表。

  其次,池莉小说中地域文化的呈现对于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域文化的呈现很好地为小说创作主题服务,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生活习性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如池莉小说中武汉方言的运用是很好地为小说的主题服务的,并不是一味地大用方言。《小姐你早》中人物话语的武汉方言就相对较少,这是因为作者给人物界定的身份为:女主人公戚润物是一位上海女性,王自力是北京人,两人生活在湖北武汉,是在武汉工作的外地人;但小说在叙事部分仍不乏一些武汉方言用语。小说中另一个人物亚咪是武汉女孩,她的话语中便带有明显的武汉味道。在这样的对比下,每个人的话语风格鲜明,性格形象鲜活。《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里面的人物均为在江汉路居住的地道的武汉普通小市民,因此通篇的人物对话都是汉腔,使读者零距离地贴近世俗化的日常生活。方言的运用使得小说情节更加生动,是池莉汉味小说不可或缺的调味剂。

  最后,地域化的写实容易拉近文本与读者的距离,琐碎的写实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语言符号可以迅速将读者带入小说所描述的场景中去,使其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拉近文本与读者的距离,对武汉本地读者有一种熟悉的亲切感,对外地读者而言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吸引力。

  地域文化在池莉小说中发挥了独特的审美功用,但地域文化呈现的力度仍显不足,池莉小说对于这些地域文化呈现得还比较表面化,挖掘不够深入,比如一些武汉特色事物的介绍显得比较突兀,没有与小说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由于作家一贯的表述习惯,池莉小说的地域文化呈现也逐渐走入模式化的倾向,除了语言符号的呈现,池莉应注重将地域文化的诸种特质与小说内容更好地融会贯通,使得地域文化与小说内核融为一体,让自身的汉味创作风格愈发个性鲜明,而不致于流于俗套。

  池莉小说的地域文化呈现是个性与共性的结合体,地域文化的呈现对小说的美学塑造具有普遍意义,“追求个性风格的艺术创新指向,述说独特人生感悟的‘地域体验’,为彰显特色鲜明的地域场景与风俗画面等‘地景书写’,构成中国文学‘湘军’、‘晋军’、‘陕军’、‘川军’、‘京派’、‘海派’等多元发展格局”。“地域文化的绚丽多彩和文学创作的地域文化特色的深处,可以发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多元性、丰富性的深远影响”。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了文学的发展,通过透视作家创作背后的地域文化背景,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作家创作风格的形成,因此地域小说是文学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