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电话
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 写作指南 > 论文范文 >

基于降低“80后”员工流失的人性化管理研究(2)

时间:2014-01-20 14:33来源:核心期刊网 作者:王炎 点击:
此外组织还应拓展横向职业发展空间。如进行轮岗,以有效减少员工知识和技能的局限,丰富其工作经历和体验。同时,据库克曲线理论,创造力的发挥有一个最佳时期,超过一定年限创造力就会衰减。80后具有求新求变的特

  此外组织还应拓展横向职业发展空间。如进行轮岗,以有效减少员工知识和技能的局限,丰富其工作经历和体验。同时,据"库克曲线"理论,创造力的发挥有一个最佳时期,超过一定年限创造力就会衰减。"80后"具有求新求变的特点,因此适时改变工作环境和内容,也有利于再次激发其创造力和工作热情。
  3.确保薪酬及晋升公平,丰富激励手段
  "80后"出生并成长于经济转型期,其价值观由"理想型"转为"现实型",因此更加注重物质利益。同时相比前辈"得到的取决于付出的",他们更信奉"付出的依赖于得到的"。因此组织应根据岗位性质、工作职责等因素,参考行业整体水平并结合员工需求,制定出对外有竞争力、对内有激励性的薪酬体制。
  "80后"尤其注重公平与公正,组织还需注意不同岗位间或同一岗位的不同员工间,薪酬差别应尽量合理;在晋升上更应依据科学机制和合理制度,严格遵循统一标准和程序,以个人绩效为考评第一依据。
  传统的"升职+加薪"已远不能满足"80后"需求。他们普遍具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和自我完善的主动性。组织应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氛围,制定系统的培养计划,不仅针对上岗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创新、沟通、自我管理、团队合作等方方面面的能力,从而令其不断提升素质、开发潜能、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没有终身的职业,只有终身的就业能力"这一现实。
  针对"80后"好胜心强的特点,制定工作目标时,组织可设定一个稍超出其能力范围的目标,鼓励其勇挑重担;鉴于他们有强烈的参与管理的意愿,可适当授权,给予一定的自主决定的权力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作为在"1+2+4"家庭模式中长大的一代人,他们对于鼓励和表扬业已形成强烈的心理依赖,因此组织也要注意沟通方式,尽量多采用正面语言进行激励。
  4.建设包容的组织文化,营造舒适的工作氛围
  "80后"强调自我和个性,并不代表完全排斥团队和共性,关键在于组织文化是否能令其接受。鉴于他们是相对较晚加入职场的一代,此前组织已形成由其前辈主导的文化,所以倡导包容更显得重要。组织应鼓励"60后"、"70后"对"80后"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尽快熟悉业务、融入组织。日常工作中应减少命令式的要求,尊重他们自由发表观点包括质疑的权力。组织还可通过设立内部论坛等方式让他们畅所欲言。
  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组织往往承受着巨大压力,但需注意不可无限制地将压力转嫁于员工。"80后"的心理承受和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不堪重压,轻则流失,重则可能导致极端后果,如"富士康"一再发生的跳楼事件。
  企业还应更加重视人文关怀--倡导提升工作效率,不鼓励无意义的加班;不断改善工作条件,适当增加文娱休闲设施,如设立茶休室、健身室等;完善福利制度,为员工提供更多休闲机会,如带薪假、集体旅游等。对于条件适宜的组织或某些特定岗位,甚至可考虑取消打卡,采取更为弹性的考勤制度。
  5.扩大关注面,兼顾"基本员工"的合理需求
  按所发挥作用的不同,可将员工分为"超级员工"、"重要员工"、"基本员工"和"问题员工",其中"超级员工"和"重要员工"占比合计不超过30%,"基本员工"占比达70%。这部分员工虽绩效不如前两者突出,但为数众多,构成组织基层的主体。在单一的绩效导向下,很多管理者只关注和满足少数绩优员工的需求,而使大多数员工沦为"弱势群体"。相比前辈,"80后"进入职场时间不长,技能和经验有限,大部分正属于"基本员工"。他们感受不到关注和重视,自然也就缺乏归属感,缺乏工作动力和激情,也就更容易流失。因此组织对这部分员工不应忽视。
  综上所述,实施人性化管理应是当前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稳定员工队伍、降低流失,尤其是降低"80后"流失的有效手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管理者既要认识到人性的负面特质,加以约束和鞭策;也要认识到人性的正面特质,"怀柔"以对,也就是说必须将"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智联招聘."闪辞狂潮"袭了谁的未来?毕业生"闪辞大调查"调查报告[OL].http://article.zhaopin.com/pub/view/191433.html.2011-08-12
  [2]李芝山."新新人类"的工作特性及管理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2):34-37
  [3]伍晓奕.新生代员工的特点与管理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2):44-46
  [4]邓希泉,杨长征,李广文."80后"青年职场状况及其评价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9(7):17-22
  [5]陈辉.人性化管理辨析[J].理论探讨,2012(1):143-146
  [6]施芸卿.80后知识精英:多元分割与动态流变[J].江苏社会科学,2012(3):69-76
  [7]邓丹凤.企业"70后"、"80后"员工工作心理的比较研究--以湖南省机械重工企业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刘冰,韩金芝.职业倦怠与公共政策调整--基于80后青年员工的实证分析[J].浙江学刊,2010(6):131-135
  [9]赵延昇,李曼.企业80后员工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以组织支持感为调节变量[J].上海管理科学,2012,34(3):75-79
  [10]廖根深.当代青年职业流动周期的研究--兼论当代中国青年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J].中国青年研究,2010(1):35-40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论文投稿1002080872 论文投稿1003158336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论文  
热点论文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1503-3935
微信号咨询:
18915033935
网站简介 核刊总览 普刊专栏 期刊验证 学术答疑 服务流程 写作指南 支付方式 信用说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投稿辅导 论文投稿 投稿辅导 核心期刊检索 核心投稿辅导等服务,本站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0031583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