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逐步完善商业性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在外部风险补偿机制方面,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最重要的是建立稳定的风险补偿机制,将补偿费用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地方政府可按担保额的一定比例确定担保补贴金额,弥补担保机构收支缺口,也可通过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促进其发展。在内部风险补偿机制方面,应做的工作有: 首先,担保机构应主动进行风险准备管理,从担保收入和税后净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如担保赔偿准备、未到期责任准备、一般风险准备等,以便于代偿和坏账的处理。 其次,担保机构与银行的合作应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与银行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避免“见保即贷”的情况。 最后,政府需完善风险分担体制,进一步优化再担保体系建设。在已有的信用担保机构中选择一家实力雄厚、运作效率高的机构,赋予其再担保职能。在笔者的调查中,24家(占75%)被调查机构认为再担保体系能有效提升担保机构的信用,提高担保机构的放大倍数,可以发挥较大作用。同时建议降低江苏再担保机构与担保机构的保费分成比例,适当降低纳入再担保体系的担保业务标准,进一步完善江苏省再担保体系的运行机制和盈利模式。 (三)逐步完善商业性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并加强对担保专业人才的培训为进一步降低商业性担保机构发生代偿的风险,商业性担保机构应将风险管理的理念贯穿各业务环节、操作流程中,建立起适应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内部控制机制与管理体系。具体来说,要明确各业务的风险边界,建立相应的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评审决策机制,督促员工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减少操作失误带来的损失。 商业性担保机构可通过集中培训、学习交流、专人指导、组织参加各种考试或者通过人才市场和省市担保协会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 由于我国信用担保体系不够完善,江苏省各市乃至全国商业性担保机构普遍存在风险补偿与控制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共性。因此,本文虽是对江苏省BS市商业性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与控制研究,但也可供江苏省其他市及全国各地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参考,从而进一步促进江苏省及全国各地的商业性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毅、向党:《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信用担保缺失研究》,《金融研究》2008年第12期。 [2]贾明琪、田伟、杨军:《中小企业商业性信用担保风险的检测及控制》,《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7期。 [3]何平:《对构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体系的思考—以风险控制为中心》,《江汉论坛》2010年第11期。 [4]文学舟、梅强:《日意美三种模式信用担保机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7期。 [5]黄澜:《建设复合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1期。 [6]殷志军、朱发仓:《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效率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软科学》2011年第1期。 [7]文学舟、梅强:《信用担保机构动态防控企业风险的路径与方法研究》,《商业研究》2012年第2期。 |
核心期刊网(www.hexinqk.com)秉承“诚以为基,信以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学者老师提供投稿辅导、写作指导、核心期刊推荐等服务。 核心期刊网专业期刊发表机构,为学术研究工作者解决北大核心、CSSCI核心、统计源核心、EI核心等投稿辅导咨询与写作指导的问题。 投稿辅导咨询电话:18915033935 投稿辅导客服QQ: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1003158336@qq.com |